反思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反思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
焦 楠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教师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回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种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施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信息技术越位,英语教学不细致深入;教学实质被忽略,教学目标未能很好实现;信息技术的越位阻碍了英语课程其他功能的实现。本文认为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人的作用、保证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并应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英语课程的其他功能。
关键词:英语课程;信息技术;整合
一、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概念的提出与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将技术作为一种手段,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教学融为一体,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a)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我国,最早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当属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该项目试验校由13所逐渐发展到6000多所,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试验学段由小学到初中和高中;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此后,在不断的实践及引进国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逐渐引入“课程整合”概念。
目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已经形成了3种教学组织模式(焦瑶光,2004):一是实施异地交互式教学,例如,许多学校开通了“北京四中——本地网络直通车”,可以不出校门就能看到北京四中优秀教师的授课,进行两校间的互动;二是校内一对多模式,即通过校内主干网络进行一个教室授课,校内多个多媒体教室听课。这种模式有利于在学校开展观摩课、学术讲座或同级、同课的讲授。它有效地解决了师资不足、师资力量不均衡、受教育面狭窄等问题,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教室内一对一模式,即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模式目前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在实际操作中,教室内一对一模式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主要表现为:(1)文字与旁白;(2)插图和插画;(3)图表和图形;(4)视频和动画;(5)静态照片;(6)音乐和音响(孟臻,200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确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体会最深的是第三种模式,即教室内一对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黑板上的粉笔字相比,更活泼、有趣,可以极大地调动各种教学资源,使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操作层面的问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确有其优点。比如,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它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容量,解决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它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授课内容发布在网络上,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它可以集中教研组或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它还可以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与耗时,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但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改革了传统课堂之弊端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也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影响了学习效果。
(一)技术越位,英语教学不细致深入
信息技术的介入旨在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夸大信息技术作用的现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一概念中,“学科教学”是中心词,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服务于学科教学。信息技术有其先进的一面,但它决不可擅自抢占别人的位置,越俎代庖地顶替人家的工作(梅家驹,2001)。夸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越位”倾向(孟臻,2006)。信息技术越位的后果是许多教师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时存在着盲目性,把信息技术等同于教学质量,重课件制作轻教学设计。而时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评课中也把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这种做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信息技术的越位现象越发严重。
技术越位还表现在教师被“鼠标”所牵制。许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几乎都采用幻灯片(powerpoint)形式,与学生互动较少。这种教学交互性差,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这种信息化教学能否顺利实现“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能否给英语教学带来实质性突破,让人生疑。
(二)英语教学实质被忽略,教学目标未能很好实现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1:1)。而在英语课堂上,有些教师无限夸大了技术的作用,致使教学偏离了英语教学实质,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的越位影响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能的培养。
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英语学习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但英语学习也有其独特性。首先,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母语与外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他们首先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一个外语学习者发音是否准确到位、词汇量有多大、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如何,始终是衡量其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谢之君,1999)。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和手段,记忆词汇和掌握语法规则这个实质性问题是避不开的。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容易让教师偏离教学目标、忽略教学的实质;让学生忘记英语学习的实质、忘记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使英语学习简单化。其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语言学习常常被看成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形成语言习惯的过程。“熟能生巧”是语言学习的真实写照。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最后,英语学习依赖模仿、需要环境。在一个无法实际使用英语的环境里学习英语,大量实践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根本保证。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学生要勤学苦练;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交际实践中模仿操练。这一实践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可能代替(束定芳,2004:11),信息技术更代替不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英语学习也无捷径可走,英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苦练为代价(孟臻,2006)。而在笔者观察到的许多英语课堂中,幻灯片替代了教材,其中的图片和文字占据了大量课堂时间。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或问题复制到课堂上。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太少,语言技能的培养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三)信息技术的越位阻碍了英语课程其他功能的实现
首先,信息技术的越位阻碍了学生高投入学习。信息技术的引入是为了实现高投入学习(张筱兰,2004)。高投入学习是指在学习中学生要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是指学生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投入认知是指学生应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实施自我监控;投入情感涉及学生对学习的接受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意在于要使信息技术通过不同角度切入到教学过程,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从整合的运作过程及最终目标分析,能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能否让学生高投入学习是衡量整合效果的重要标志(张筱兰,2004)。高投入学习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教师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如网络资源、投影、视频等)以及网络资源,在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创设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勇于发现。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投入,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投入学习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具有情景化、真实化、合作化、探究化等特征。反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我们提倡学会学习,但夸大信息技术作用的倾向使得英语教育严重背离了当初的目的。
许多教师在整合时把重点放在课件设计得是否美观、幻灯片上的内容是否能完成,而把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如学生是否具备合作、交流、规划、管理等技能,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级思维活动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否能对外部真实的世界做出贡献等抛之脑后。许多教师采取机械训练的方式,不给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学生根本就做不到行为、认知以及情感上的投入。长期以往,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次,信息技术的越位阻碍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是指能够在给定的资讯以外有所超越,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去运用自己的知识。理解不仅仅是“明白、懂得”,理解更是一种倾向和能力。学习是一个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应用知识,只有理解了已有知识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理解是所有教学的核心目标。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不理解,学习将是无效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进行评判性理解,何谈培养创新能力。对于英语教学而言,理解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所谓起点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手势或其他表达技巧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以达到使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知识的目的,这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所谓重点是指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中对英语学科内容的理解是重中之重。反观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现状,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设计的流程、外在的教学设计程序,强调教学设计的形式范畴,而忽略了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个教学中的本质问题(陈明选,2004)。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幻灯片上,忽略了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学科内容的能力,至多只是要求学生展示一些表面性的理解形式而已,如回答问题。许多本该达到理解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其降为记忆水平,信息化教学手段往往成为呈现学科内容、强化记忆的工具。许多探究水平的授课,教师多采用直接解释或让学生识记的方法,表面上是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理解思考的水平。学习往往变成了机械记忆,学生记住的只是单词和句型,而在真实交际环境中不会加以应用。这种长期忽视理解的教学氛围造成了学生不愿意思考的习惯,导致学生记住了知识但并不理解知识,拥有知识而不会应用知识。
最后,信息技术的越位阻碍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等(钟志贤,2004)。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知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面向知识时代教学设计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思维能力,就像人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技术,是技巧上训练的结果。所以,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支持,包括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同上)。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是否有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意识,是否对高阶思维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并据此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整合起来,设计相应的支持条件。研究发现,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方法,如合作小组学习、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项目学习、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尤其是发现学习,能比较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钟志贤(2004)提出,要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当设计让学生投入到分析、比较、对比、归纳、问题求解、调研、实验和创造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去,而不仅仅限于要求学生回忆事实性信息的活动。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语料进行:(1)信息评价:判断观点及信息的可靠性、识别推理中的谬误和错误、验证观点和假设;(2)信息分析:将事物分类、识别观点背后的假设、识别中心思想、找出信息中的顺序;(3)观点贯通:比较、对照相似点和不同点,分析或展开某一观点、结论或推理,从普遍概括性或原理推演到具体事例,从数据推断出理论或原理,识别因果关系或预测可能的结果。上述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如类推思维能力、总结大意和组织结构的能力、对事件与预期结果的关系假设能力、计划某一过程的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对过程、结果和可能性的想象能力,包括流利表达或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预测由某些条件引起的事件或行为、对可能性进行思辨和怀疑、视觉化地产生心里图像或心里预演行为、观点的灵感顿悟或预感等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加工信息、对信息赋予个人意义,通过增加细节和事例扩展相关信息,修改或更改想法,将想法用于不同的情景以发展观点,通过举例使普遍的观点具体化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但由于教师很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生生互动进行信息加工、信息评价、信息分析以及观点贯通,从而忽略了上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违背了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对今后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先导条件
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任何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必须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念之上。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先导条件。
首先,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改提倡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育部,2001:1)。所以,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必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还必须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当前的教材内容不可避免地要被不断丰富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废掉各模块间的阡陌,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英语学科知识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且按照教学内容难度的大小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
(二)要重视人在整合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建设水平只是一个投入问题,而操作者水平的提高比硬件投入要复杂得多。电脑是由人控制的,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成败最终还是在于人(孟臻,2006)。提到人的因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优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心里活动规律。动机、兴趣、毅力、策略等因素均影响着英语学习效果,这其实也是新课改中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其次,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心里品质、设备操作水平、调控能力、组织管理水平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最后,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也是由人完成的,这也是一个潜在的人为因素。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一定要符合英语语言教学的规律,并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和情感关怀。
(三)要保证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平衡
语言学习讲求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研究表明,大量的输出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障,因为输出是语言学习的催化剂。输出也是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不重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其后果必然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差。目前,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中,教师采用的英语试题多为选择题,这种题目既限制了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限制了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注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发展,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废(尤其达,2005)。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媒介有针对性地多创造一些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如课堂讨论、辩论、主题发言、看图说话、看图编故事等训练方式,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训练学生的输出能力。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是空喊出来的,必须通过每节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实现。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没有围绕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的任何一项技能展开,很难想象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前,应认真思考以下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还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要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这样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英语课程的其他功能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1:2)。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可以这样认为,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其中包括具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会学习的人。因此,英语教师应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帮助学生逐步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强大武器设计出有意义且发生在真实世界中的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真实性、趣味性的主题或问题。这些主题或问题应源自教学内容,又高于教学内容,它们既和教学内容相关联,具有探究和发现的空间;又和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具有真实性的特点。这种主题或问题能让学生在行为、认知以及情感方面全身心地投入,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如评价、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实现。
四、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当代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越位所带来的后果,并应尽快纠正信息技术越位这种现象。本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优化英语教学,实现高效英语课堂。反思我们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师一定要牢记这一目的,并围绕这一目的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明选. 论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2] 焦瑶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问题与对策[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3] 梅家驹. 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A]. 见:余伟康.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务论文集[C].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 孟臻. 反思多媒体教学[J]. 外语界,2006(6).
[5]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谢之君. 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 外语界,1999(1).
[7] 尤其达. 改进“视、听、说”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 外语界,2005(4).
[8] 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注焦点——投入学习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 中国教育报,2001a-7-27(0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b.
[11] 钟志贤. 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架设[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Reflec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lish Curriculum
Jiao Nan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nd the E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