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前,我有幸作为一名赴德研修生在联邦德国度过了十八个月的难忘时光,那异域风情的魅力,学习生涯的体验,德国民众的友好,所在银行同事的热情,留德同学的互助,文化隔阂的苦闷,内心深处的孤寂,至今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总会在不经意间进入到我的梦乡。在赴德二十九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怀着感恩、追忆的心情写下了记录留德岁月的文字,谨以此献给自己的青春岁月,献给当年给予了我许多帮助的德国民众,献给与我共同度过留德岁月的同学们。
(一)飞向联邦德国
二十九年前的今天,我们山西省赴联邦德国研修生一行十五人,在省人事厅副厅长毕增福和省经委教育处蒋处长的带领下,登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望着飞机舷窗外颤动的翅膀,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竟是那样的好奇和担忧,在好奇之余,便是担忧,担忧会有什么万一,万一飞机掉下去该如何是好,念头一起便吓得我不敢再往下想,就赶快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心想飞机就应该是如此飞行的吧;望着机翼下棉絮般的白云滚动,灿烂的天空辽阔深远,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挥泪告别新婚燕儿的妻子,缓缓走进候机室的场景,心中很担忧她可该如何度过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我不断努力着,使自己平静下来,平静之后又在渴望着早点走进一个好奇和陌生的世界,看看传说中的西方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
飞行时间长达十三个小时,据说是因为当时伊朗和伊拉克正处于战争状态,有关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将飞行路线做了调整,延长了飞行时间,绕道沙迦后才飞往联邦德国。走出法兰克福机场后,看到满街走动的金发碧眼的德国人,我们都似乎很难相信就这么快就到了另一个国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新鲜的感觉。德国杜伊斯堡基金会派翻译麦克来接我们,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甚至还会讲一些汉语方言,如四川话等,让我们感到很惊讶。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外国人说汉语,并且是说得那样流畅和幽默,多少冲淡了些我们内心的不安和孤寂,感受到了来自德方的温暖。
德国方面举行了简单的接待仪式,并对研修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看到桌子上插着的五星红旗,我才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在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法律法规,绝不给中国人丢脸,把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学到手,把安全和健康的自己带回家,对得起祖国,对得起单位,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
接待仪式结束后,我们就乘坐大巴赶赴北威州的首府多特蒙德(DORTMENGT)。因为德国杜伊斯堡基金会的培训中心就设在那里,我们将在此中心强化学习德语五个月,考试合格后将各赴相关单位进行研修。
(二)多彩的培训生活
抵达C.D.G(卡尔杜伊斯堡基金会的德文缩写)培训中心的那天,正好是星期五。按照德国学校的惯例,食堂在周末是不开灶的,这样就需要研修生自己动手解决吃饭问题,为此C.D.G给我们每个人预发了300马克现金,以后每月的生活费用则提前打进个人账户。德国人是以严谨和认真著称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板有眼,有条不紊的。为方便新来的学员了解德国、适应生活,德方专门编辑了介绍德国的小册子,给每个人开了专用帐户,上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给学员在德期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写到这里,还突然想起了一件关于借钱的事情。陪送我们的一行人知道德方给我们发钱后,便提出借用我们每个人100马克,说是回国后就归还给每个人的家属。在班长的主持下,同学们经过商议,认为领导出趟国也不容易,拿出点钱也是应该的,所以大家都一一照办了。当时我年轻幼稚,以为他们回国后真的会给我们的家属还钱,还兴致勃勃、满怀希望地写信给妻子,说是你很快就会收到一笔钱了。当时的100马克,折合成人民币有300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在国内4个月的工资,算是一大笔收入了。现在想来,当年自己可真是少不更事,不谙人情世故,不知领导说还钱只是借钱时的托辞,反而信以为真了,实在是迂腐之极,可笑之甚。
为了准备周末两天的生活用品和食物,我们首先在先期到来的来之中国其他省份的研修生的指点下,到城郊的跳蚤市场去购买锅碗瓢盆。如果在商店买一套全新的锅碗瓢盆,估计至少也得花费100马克,可到了跳蚤市场就不同了。跳蚤市场其实就是旧货市场,为什么要把旧货市场成为跳蚤市场呢?据了解其来历是这样的:原来,早期的英国人经常将自己的旧衣服、旧东西在街上卖,而那些旧的东西里时常会有跳蚤、虱子等小虫子。听上去是不是很吓人呢?逐渐地,人们就将这样卖旧货的地方叫做flea market。而我们中国人呢,也就将直译成了跳蚤市场。但跳蚤市场上的东西却是很干净和耐用,价格极其便宜,我用了不到5马克就置办齐了做饭的用具,其中从一个大学生手里买回的锅才花费了1个马克。当时我还灵机一动,顺便还推销了一盒金虎牌清凉油,在国内价值仅两毛钱的东西我却卖了两马克,同学们知道后都羡慕不已。
周末一大早,我们就赶着到早市上去购买蔬菜、鸡蛋、面粉和油盐,回来后便忙着为自己准备饭菜。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饭,不知所措,笨拙可笑,不会和面就吃煮疙瘩,程序是先炒点菜,然后加水煮沸后,将搅拌好的稠糊状白面用筷子夹成疙瘩投入锅内,少倾即可食用,虽味道不是特别好吃,但毕竟营养齐全,面、汤皆有,倒也满足了口腹之欲,生命所需。我自己独创和发明的做面的方法,一直伴随着我在德国期间需要自己亲自做饭的日子。实在没办法,去华人餐馆吃费用太高,自己做技术又不过关,只好将就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西餐,自己就去买黄油、奶酪、香肠等,做法简单,味道香美,营养跟更佳。因此,直到现在,一想起黄油面包,我竟还垂涎欲滴,在有机会吃正宗西餐时,我总会大快朵颐。
当周一上午开班上课的时候,我才发现学员们来自第三世界的十多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几乎都有,既有来自亚洲的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叙利亚和孟加拉,也有来自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刚果和加蓬,还有来自南美洲的洪都拉斯。和来自这么多国家同学在一起上课,特别有意思,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导致不同观念和思想在课堂上碰撞。来自亚洲的同学特别是中国同学聪明却很含蓄,在课堂上一般比较安静,不敢轻易发言;非洲人性格开放,敢于积极发言但老记不住德语单词,闹出不少笑话。有位来自非洲的同学博琪(BOQI)估计年龄大了,老师经常提问他,他就楞在那里不吭气,着急了就用英语回答。据说,博琪(BOQI)来自一个非洲贵族家庭,整日找情妇,泡酒吧,进舞厅,花天酒地,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
学好语言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场合,培训中心为此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举办画画、旅游和聚会等,以便大家在交流中学到和使用德语。中国人爱扎堆、乐圈子、爱抱团的特点虽说有积极和有利的一面,但就在国外学习语言和接触了解外国社会而言,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整天缩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封闭起来,而不和外国人交流的话,那实际上和没出国有什么区别呢?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积极主动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克服怕丢面子思想,大胆地运用德语进行交流对话,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大胆提问和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我的德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然,也有个别中国同学不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而且还讥讽别人,更从不积极主动和外国人交流,结果德语语言能力一直难以提高,出去买东西、问路都很困难。
培训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德方还积极组织学院们到国内外进行旅游,德国国内去过的城市有:科隆、多塞儿多夫、恩森和汉堡等;去过的国家只有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相对于我国的幅员辽阔,欧洲国家实在太小了,即使坐大巴,一般情况下一天之内就可以抵达任何国家。通过旅行和观光,我对德国的城市风光和社会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语言学习和生活工作的逐步适应有很大的帮助。看来,行万里路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都是给予认可和重视的。
生活和学习虽然丰富多彩,但也难以安抚内心的寂寞和情感的孤寂。在闲暇时刻或者寂寞的夜晚,尤其特别思念在万里之外的妻子,何以解相思,惟有写家书,因此写信成了我排遣苦闷的重要方式,看信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当时我几乎是每天在写信和看信。当年国内的通讯还十分落后,家里还没安装电话,在特别思念和节日问候需要打电话时,就得写信预约好通话的时间。德国和中国的时差应该是九小时吧,我在白天打电话时国内可能就已是夜晚了,尽管如此麻烦和不便,但也不能想打就打,因为国际长途电话的费用太高,次数多了就难以承受得了。记得过中秋时,妻子还不远万里航空邮寄来了一盒月饼,那特有的温馨和感动,至今还在打动着我的心。
大约过了快三个月的时候,妻子来信说,你赶快买个相机吧,给我邮寄你的几张照片来,否则我都快想不起你的模样了。我一想也是,确实应该去买个相机,该用照片记录下在德国的岁月,因此我第二天就进城买了个很便宜的相机,但照片效果却非常清晰,我非常喜欢。遗憾的是,因为后来买了个高级相机,受回国携带指标的限制,忍痛把那个照相机送给了德国同事的孩子,想来真是遗憾呀。
冬季就要到了,培训班也要结束了,学员们就要各奔东西,各赴自己的实习单位了。我将要去的地方是位于德国西北部重镇奥尔登堡(Oldenburg),单位是德国农业储蓄银行(LandesshaftSparkassee in Oldenburg)
(三)只身奔赴奥尔登堡
经过严格的结业考试后,我们的德语培训班生涯就宣告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要各自奔赴自己的研修地点。由于就我一人研修的是农村银行信贷专业,也就意味着我必须独自一人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单位度过一年的时间,而不能像研修其他专业的同学幸运地可以两人在一起作伴。因为在我很早就展露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所以研修班的老大哥们都很放心我,我也表示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战胜困难和寂寞,圆满完成自己的研修任务。
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号称大学城的奥尔登堡(Oldenburg),是德国西北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属于下萨克森州管辖,附属区西到荷兰,距友好城市格罗宁根120公里;东到不莱梅(距离45公里);北到北海海岸包括北部诸岛;南到奥斯那不吕克(距离120公里)。从多特蒙德乘火车去奥尔登堡的话,还必须在奥斯那不吕克倒车。那里的农业储蓄银行(Landesshaftsparkasse in Oldenburg)也比较发达,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经营管理水平比较先进,所以C.D.G(卡尔杜伊斯堡基金会的德文缩写)就选择了那里作为中国研修生的农业信贷研修单位。
独自一人在异国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个人的当地语言使用能力、环境协调能力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都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面对这一切我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反而是充满了向往。出发的时间终于到了,我用公话联系出租车服务中心,让他们调一辆出租车过来。对了,应该说明的是,当时手机还没出现,通讯联络还处于依赖电话和书信的时代。
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下楼到中心大门口时,出租车就到了。挥手告别同学,一骑绝尘直奔多特蒙德(DORTMENGT)火车站。办理好行李拖运手续,仔细查看了车次和时间,我便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然后自动检票,在站台上等火车进站。德国是个非常讲究诚信和法制的社会,公民素质高,遵纪守法意识强,照章办事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譬如在火车站,根本就没有配备售票和检票人员,全是靠乘客自己自觉地在自动售、检票机上操作,即使在车厢里也很少查票,最起码我在德国两年的时间里,无论乘火车还是公交,从来没有遇到过查票的情形,但我也严格遵守当地的社会习俗和规章制度,从未逃过票。据说,如果逃票被发现,所面临的惩罚是很严厉的,罚款倒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记录在个人证信记录上,不良记录就会伴随你的一生,成为你个人信用上的污点,从而使你在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陷入困境。
进入到车厢后,我德语会话的能力才经受了真正的检验,因为我完全置身于一个德语世界了,不象在培训中心的时候,上课是德语,下课则是和中国同学在一起,就不由自主地说起汉语了。车厢里的乘客看到一个外国人进来了,都感到比较惊奇,纷纷和我打招呼,我也面带微笑,友好地用德语回应着。看到亚洲人,德国人一般都下意识地以为是日本人,因为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发达,日本人爱旅游也有能力旅游,平时见的日本人最多,所以他们见到亚洲人就会问道:“您是日本人吗?”在车厢里,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我用不卑不亢的语气,自豪地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到这里来研修!”接下来,我和同座的乘客聊起来之后,我才感觉自己的德语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国内半年速成和国外半年的强化,经常能比较流利地交流了,虽然个别词语、个别语句还听不太明白,但却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了。在交谈中,我告诉一位中年男子乘客,我要在奥斯那不吕克倒车,请他到时候提醒我,他友好地点了点头。
在奥斯那不吕克倒车后,我顺利地搭乘上了开往奥尔登堡(Oldenburg)的火车。这个时候车厢的人就比较稀少了,我打开C.D.G给我的研修通知书,再一次看上边的给我联系好的租房地址:HaarenUfer 19 ,FrauWieserman,翻译成汉语就是:发丝湖畔19号,威斯曼夫人。我同座的一位女乘客在中途下车时,我主动帮她拿行李,她很感动,就把她所带的一幅油画送给了我。我心想,不错,正好可以当作送给房东威斯曼夫人的礼物了。
火车终于到站了,我取出自己的行李后,跟着人群缓缓出了车站,刚一招手便有辆出租车飞奔而来。司机是个热情的德国小伙子,主动帮我把行李放进车后备箱。坐上车后,我就告诉他我要去的地址是HaarenUfer 19,他回答说路不是很远,用不了十分钟就到了。在路上,透过车窗的玻璃我好奇地看着街道上的风景,只见街道两旁树木葱绿,商店林立,一片幽静而又繁华的景象。车子绕着环城公路走了一段后,便拐上了一座小桥,随后行驶在了发丝湖畔,顷刻就到了19号小楼跟前。司机热忱地把行李给我搬下来,放在小楼的大门口,就挥挥手告别了。
轻轻按门铃,大门自动开启后,我便提着行李走进去,就看见威斯曼夫人微笑着在二门口等着我。之前,我就见面的问候语在私下练习了好几遍,直至熟悉后才作罢,所以我就能非常流利地问候威斯曼夫人:“您好,夫人,见到您很高兴!,我是来自中国的研修生,叫张,C.D.G安排我住在你这里。”威斯曼夫人微笑着把我迎进客厅,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告诉了我每月的租金是300马克,并领我走进了我居住的房间,介绍了以后的注意事项,比如如何使用厨房、卫生间、洗澡和家门的钥匙等。威斯曼夫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丈夫早逝,孩子都在外地,孤身住着一座小二楼,因此她把多余的房间都出租了。
威斯曼夫人离开后,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房间,设备虽不豪华但也很实用,圆桌下边铺着一块大大的地毯,离床头不远就是一个简易的洗脸池,靠门口的地方摆着两个大衣柜。我放下行李,简单洗漱后,顾不得休息,便到厨房给自己准备简单的饭菜,因为已经感到很饿了。吃过饭后,一看还正在上班时间,我就打电话给农业储蓄银行,先在电话里报个到,明天上午就去上班。
第二天清早,突然下起雪来,天气变得格外寒冷。我换上了从国内带来的西装,里边套上妻子织的毛衣,再系好领带,穿上皮鞋,就在我准备出发的时候,威斯曼夫人把我叫住了。原来她是担心我找不到农业储蓄银行,主动提出要亲自送我去,当时我真是太感谢了,因为我正发愁不知怎么去找呢?初来乍到,地理环境不熟悉,找起来肯定很麻烦和吃力的。
威斯曼夫人领着我,冒着严寒,踏着积雪,不一会就走到了农业储蓄银行的大门口。原来,农业储蓄银行处于繁华热闹的市中心,不远就是教堂和王宫广场。我向威斯曼夫人道谢后,就到银行大楼的四层人力资源部报到。人力资源部的总经理米歇尔非常热情,简单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和学习要求后,就安排我到农业信贷部去实习。
农业信贷部的总经理威斯特曼先生亲自上楼来,把我领进他的办公室,并安排我就坐在他的对面。至此,我的研修生涯才算正式开始,进入到了实战阶段。
(四)我的导师韦斯特曼先生
在奥尔登堡农业储蓄银行的整整一年研修生涯里,韦斯特曼先生就有十一个月的时间作我的导师。原本想一直就在韦斯特曼先生的指导下工作和学习,可考虑到要多了解一些部门的工作业务情况,我就向董事长提出想到另一个部门去工作一段时间。就在快要回国的前一个月,我如愿以偿地到农业商业信贷部门学习,结果不是很理想,因为该部门的经理业务能力和指导能力都欠佳,对我的学习和工作没有起到什么指导作用,只是领着我到客户那里走访了一次,私下里带我去当地的赌场参观了一次,也算是开了眼界吧。韦斯特曼先生听我讲完在商业信贷部门的经历和感受后,竟哈哈大笑起来,不无得意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当时我就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你还是回我这里吧!我当时既然答应了董事会,就一定会恪守承诺,把你的工作和生活都照管好!!”
韦斯特曼先生当年大概是四十岁的样子吧,个头不高,满脸落腮胡子,两年炯炯有神,由于只有不足一米七的个子,所以同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侏儒”,但我从没敢如此称呼过他,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地称他为韦斯特曼先生。
韦斯特曼先生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由于中德社会经济制度不同,银行经营体制各异,再加之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我在刚开始学习和工作时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遇到困惑和难题也就多一些,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并带我去有关部门和相关客户去调查了解。在一年的研修时间里,韦斯特曼先生带我到不同类型的客户走访和调查,先后到过家庭农场、肉鸡养殖场、花卉栽培公司、面包加工厂等,并带我去下萨克森州农业储蓄银行总部去学习;为了解德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他亲自开车陪我去市土地部门查阅资料,去抵押品拍卖法庭旁听;在我逐步适应工作后,他就放手让我处理比较简单的业务问题,准备客户资料,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我的工作表现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拿我和以前的一个来自非洲国家的研修生进行比较,说相比之下中国人可真勤奋、真聪明和真有礼貌,听到这些评价,我真是开心极了,既为中国人争了光,也为韦斯特曼先生争了气。
研修快要结束的时候,奥尔登堡农业储蓄银行的董事长接见了我,并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谈。我在交谈中,汇报了尽一年的研修时间中的收获和感受,特地提及了韦斯特曼先生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永远也不会忘记奥尔登堡农业储蓄银行对我研修的支持和帮助。谈话结束后,韦斯特曼先生对我的表现感到很满意,夸我在老板面前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为他争得了面子,最后非要请我吃饭不可。
韦斯特曼先生在生活上给了我无私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消除了不少的精神寂寞,感受到了异国他乡的温暖。韦斯特曼先生知道我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又是个研修生,靠助学金生活,经济肯定不宽裕,所以就据理力争,给我争取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是免费供应午餐。因为按照C.D.G的规定,研修单位是不能为研修生提供免费午餐的,所以韦斯特曼先生特地嘱咐我说:“张,千万不要把免费午餐的事告透露出去,免得C.D.G不高兴。”二是免费邮寄信件。当时由于生活寂寞无聊,全靠写家信来排遣,但国际邮件的费用却是很高的,每件都在三马克左右,我起码邮寄过五百件航空邮件,省下了可观的费用;三是免费拨打国内电话。按照德国公司的惯例,在公司是绝对不能打私人电话的,否则就是严重的违归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对我就不同了,是经过特批的,因此我成了唯一可以在公司打私人电话的人,这就给我联系同学、联系签证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韦斯特曼先生特别能理解和体谅我独自一人在异国生活的寂寞和无聊,因此就经常邀请我到他家里去做客,和他的家人一起到郊外远足,一起探望他的母亲、兄弟和妹妹。时间久了,我和他的每个家庭成员都特别的熟悉,尤其是他的三个孩子,女儿斯维妮娅、儿子海宁克和小女儿比尔特,都与我成了好朋友,特别是比尔特,当时才两岁的样子,一见我就伸出手叫着让我来抱,至今我还保存着我抱着比尔特的照片,是孩子妈妈抓拍的。比尔特大大的眼睛,一头金色的卷发,是个真正的洋娃娃,真是可爱极了,现在想来,她已经是二十多岁了的大姑娘了,应该都参加工作了吧。
韦斯特曼先生还多次带我参加社会活动,拓宽和加深了我对德国社会生活的了解。韦斯特曼先生业余时间特别喜欢打猎,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在秋天的一个周末,他邀请我一起去打猎,当时我觉得自己反正没什么事情,还不如借机去体验一下生活,因而就痛快地答应了。在德国打猎是很规范的,首先必须是加入猎人协会,拥有合法的持枪证;其次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区域,只能打规定种类范围内和规定数量以下的动物。我能去参加打猎,也是经猎人协会同意后才成行的,并规定只能观看、不能打枪。韦斯特曼先生特地找出他的一套打猎服装让我换上,临行前我们俩在院里摆成打猎出征的造型,由他夫人拍照,留作纪念,他后来还把照片放大装在镜框里,挂在我们办公室里,真是有趣极了。
韦斯特曼先生带我去看过一次电影,电影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但买票时的一幕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印象十分深刻。有次我去他家时,恰好他母亲也来了,晚上我们就相跟着一起去看电影。进电影院买票时,韦斯特曼先生连我的票一起买了,却没给他母亲买票,这在中国人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按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别说是自己的母亲了,就是和朋友在一起,那也不能各买各的票吧!但德国人却很习以为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时候我才知道西方的AA制已经到家了,形成文化传统了。回国后,我把此事当成重大新闻和重大发现讲给同事们听,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难以想象,简直是天方夜谭。
韦斯特曼先生还是县议会的议员,使得我有机会旁听了一次县议会的一次表决会议。当我看到每次表决,绿党议员都是举手反对时,就非常好奇和惊讶。韦斯特曼先生解释说,绿党的政治主张是环境保护第一位,反对任何工业化的项目,所以在表决时一般都投反对票。旁听之后,我才对德国的民主制度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感到人家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确实到位,怪不得他们的经济发展那么快,环境保护得那样好。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韦斯特曼先生和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使我终生难忘。在我回国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经常保持书信联系,在圣诞节和个人生日时都互寄贺卡。特别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