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国内各大城市的中小学,尤其小学校门口想必又是挤满了各类艺术培训机构,课外辅导班,招生大战已经拉开帷幕。
目前中等收入以上的城市家庭基本都会给孩子选择一两件乐器进行艺术熏陶,
艺术教育在国内已经从曾经的学院派精英教育走向了普罗大众,成为一种孩小提琴子成长道路上必须的一道课外加餐。
那么在孩子开始小提琴学习之旅时,家长需要了解什么呢。
学习小提琴能够开发智力吗
通过学习小提琴开发智力,其实准确的说是锻炼左右脑的协调,以及肢体的支配与协调。小提琴和钢琴一样都讲究“童子功”,也就是需要从小训练。在演奏时将眼,脑,手臂,手指等身体部位协调统一起来,手指的协调独立性会得到极大的训练。
现在孩子幼教提倡大运动与手指精细运动协调训练,而小提琴,钢琴这一类乐器的学习,将是对于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更进一步开发,进而进行左右脑的开发与训练。
拉琴时眼睛看谱,将音符在大脑中进行转化,提高孩子的关注能力。
左手指接收大脑信号,调动正确的手指按在正确位置,右手臂处理分弓连弓等弓法信息,左右手运动方式不同,需要大脑分开处理与分配,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需不需要准备考级
国内孩子的成长环境已经充满了竞争性,在北京小升初时家长需要为孩子准备简历,没有哪个家长会将孩子的兴趣爱好留作空白。更何况越来越多的学校成立学生弦乐团,合唱团,民乐团等,也有一部分学校将特长生作为选拔录取手段。相比于钢琴,小提琴无疑有更多的机会优势,看一看交响乐队里弦乐部的人数就知道了。
那么考级和比赛就必须提上日程,Yvonne老师多年从教生涯中,接触过不少家长初学时十分放松,问及学琴目标时只说培养兴趣,甚至明说不让孩子考级,不给孩子压力。实际上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一部分毫无压力状态下学琴的孩子往往进步缓慢,家长关注度很低,鲜少陪课。或者只是抱着手机做一旁,对于孩子学习内容并不关注,回课时孩子练习过少,甚至家长会帮助孩子说情,比如这周生病,或者有考试等,缺课也会比较多。不够重视的结果自然是学习效果不好,学习一两年后与同龄人的距离逐渐拉大。
因此,现在接受的学生我都会尽力劝说家长和孩子参加考级,不仅仅是为了必要时填写简历,更是为了在一种适当的压力下学习,这样还能不荒废时光,学有所成。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小提琴
在试课时家长有时会问,我的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适不适合学习小提琴?
对于天赋问题,我认为与其说孩子展现出音乐天赋,不如说是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莫扎特,贝多芬,郎朗都是成长在音乐世家。家庭音乐环境在熏陶下,这些音乐神童往往在5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浓厚的音乐兴趣,能够准确的唱出音符,对旋律非常敏感,听几遍就能记住等。我的女儿现在只有2岁,在她还没有出生时就随妈妈教学一并进行音乐熏陶,现在她能够唱出《铃木小提琴第一册》中的一半曲谱,而是这些都不是我特意教的,而是在我教学时她旁听学会的,我稍加陪唱两遍就已经能够唱的有板有眼。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成长的孩子,如果在学习小提琴之前没有相应的音乐启蒙,那么老师很难在短时间判断出孩子是不是有音乐天赋。老师可以判断出的是孩子在先天的音感,节奏感上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经过一些基本训练以后,这些差异会得到弥补,孩子的天赋也会更多的伴随学习过程深入而被发掘出来。
因此,与其纠结孩子的天赋问题,不如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只要学习态度端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流畅的拉出曲子,享受到音乐的快乐。即使不是音乐神童,不能走上专业道理,有音乐相伴的人生也一定有声有色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