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省第一人口大县的镇雄县,总人口逾17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近78万、省外务工40余万人。在一段时期,镇雄人由于缺乏技能,只能从事脏累重、风险高的粗活体力活,就业环境差,工资非常低。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5亿元,培训劳动技能12.6万人次,提高群众工资收入。
该县罗坎镇发达村的胡小丽,一段育婴专业技能培训的人生经历,开启了她的幸福生活。
胡小丽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农村妇女。丈夫因意外事故,导致高位截瘫。自此,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抚育三个孩子……一家人的生计重担压在她脆弱的肩上。虽然她勤耕善织、饲养家畜,但是家里总是入不敷出入,不容乐观,于是她踏上外出务工之路。第一份工作,胡小丽在昆明做育婴员,她视孩子如亲生,家长和孩子都喜欢她。二孩三孩政策出台后,育婴行业飞速发展,同时行业要求育婴员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专业证书。胡小丽勤恳努力能吃苦,育儿经验丰富,但无专业证书派单屡屡吃亏,工资收入大打折扣。
恰在此时,镇雄县践行省委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部署,启动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镇雄县人社局将解决胡小丽的困境列入为民办理实事的清单,协调职业培训学校到发达村举办育婴技能培训。不仅免学费还发误工补贴,让村里和类似胡小丽无一技之长的妇女们,家门口就学习育婴技能。
培训让胡小丽受益匪浅,育婴养、护、教三大知识点铭记于心:养关乎婴儿饮食便浴,护是对婴儿的监测与护理,教是对婴儿智力和人格的养成……原本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老师的娓娓道来,胡小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毕业证书。因为以前的经历,她很快将所学知识与经验融会贯通,变成了一名专业扎实的育婴师。返回岗位后,胡小丽工资由原来的2800元,一下子就上升到4500元。
在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专项行动中,镇雄县扎实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摸清劳动力状况,研判群众培训意愿和提升潜力,确定培训工种;采取“培训+就业”“培训+稳岗”“培训+院校”培训模式,确保培训内容与劳务需求相统一、与劳务输出相统一。
“一技在手、吃穿都有”。目前该县已开展培训626期28000余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21000余人次,培训焊工、育婴员、面点师、养老护理、挖掘机操作等工种30多个。数据显示,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已达3957元,有效促进了劳动力从体能型务工向技能型务工的转变,增加了群众的工资收入。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毛君胜 张晓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