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时代:和机器人争“饭碗”
“《钢铁侠》《变形金刚》全集我都看了。”只有19岁的鲁创裕是机器人培训班里年龄最小的学员,自己从未想过将来要和机器人争“饭碗”。
在纪录片《制造时代》中,两个镜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机器人在程序化地生产加工,另一个是工人的手来回于流水线上。从数量上看,工人远远多于机器人;从效率上看,工人需要眼力观察、手工安装,机器人显然在生产上更为迅捷。
既是制造时代,也是学习时代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用廉价、密集的人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的一个奇迹。然而,随着人力成本的推高,迫使中国制造朝着智能化的方向突围,于是,机器人来了。与此同时,仿佛一夜间,机器人培训成为了现下技能培训机构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凭着青年人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鲁创裕很快就掌握了专业技能,并找到了一份工业机器人调试的工作。鲁创裕的父亲也在东莞打工,但由于没能精通一门专业技术,心生感慨,“那个时候我就是说没这个条件学(机器人),现在就会慢慢被社会淘汰了。”
“他们一般是从流水线,还有装配工转化过来的,因为机器人首先替换的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梁晓东是机器人操作班的老师,他知道前来上课的工人都想拥有一技之长,不想被时代所淘汰。
“如果我不学习,我将来会不会成为那种被机器人取代的人,变成没有用的人呢?当时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并不觉得有那么的难,后面想一下其实还是很辛苦的,但是你说值不值,我认为是值的。因为有个信念,我认为机器换人这是必然的趋势。”杨喜7个月前还是一家工厂的生产主管,随着自动化生产线的投入使用,他被迫放弃了原来的岗位。
“在学校已经付出了,在家里不能把功课落下,还要复习一下,因为我一直强调我是一个笨的人,我不想排在别人后面,我只有努力地跟在别人背后,不想被别人落下一大段的距离,我只有一个选择了,我必须成功,不能失败。”杨喜相信唯有不断学习,明天才会更好。
面对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眼前的学习可能是这些工人掌握未来的机遇。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对于“杨喜们”来说异常宝贵,晚上9点,机器人培训班里依然有很多人没有离开。
■纪录片《制造时代》 视频截图
充满幻想的未来需要脚踏实地去创造
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的“中国制造”,人与机器竞争的局面无可避免。
“我36岁了,他们最小的才18岁,我等于是足足大了他们一倍的年龄了,他们有很多种成功的方式,但我可能就只有一种了。我现在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工业机器人学好,把它应用到技术生产中去,这就是我的理想。”杨喜对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掌握这一门技术,他愿意为之付出,从零基础开始一步步学习。“当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或者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坚持,我觉得是一件痛苦而快乐的事情。”杨喜说。
在鲁创裕的眼里,未来是可预见的。“未来的世界,科幻的世界,科技的世界,随处可见都是自动化,比如说无人工厂、无人超市,住房是可以旋转的,汽车无人驾驶或者是悬浮的。”也正因为对未来充满幻想,鲁创裕才会像杨喜一样脚踏实地地去学习新技术,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工厂里,虽然每天都会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工人。但无论是先来者还是后到者,他们永远都是工厂的主角,更是中国制造业崛起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