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咖啡、料理、新概念……那些年我报过的兴趣班
我出生在九十年代初的南方小城。
那是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改革初期的动荡之后,市场的力量开始野蛮生长,这是一次社会资源的重新洗牌,在“当教授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赚得多的经济现实下,实用主义叫嚣尘上,“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重返舞台,教育产业方兴未艾。
饱受“独生子女”政策和“素质教育”理念双重焦虑折磨的家长们,疯狂地把孩子扔进“兴趣班”,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者,是经济转型期不辞辛苦、抓住机会的投射。
生活在“少年宫”大院里,我的父母看到很多为了成才而不顾孩子兴趣来学乐器的家长,他们对“兴趣班”也自带一种免疫力。
当年,姑姑是城里古筝考级名师,多少家长都慕名而来,渴望通过才艺之路给自己的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加上那么几分。
我的古筝之旅显得颇为“非主流”,爸妈那年出国工作,把我送到了姑姑家,而姑姑又要上课又要照顾我,不如把我带上,成为她最小的“弟子”。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手机、iPad,没有综艺节目、电视剧,我的“专注力”在古筝中得到了第一次训练。
幼儿园放学,就开始贴胶布戴指甲,练习“勾托抹托”(古筝基本指法,中指、大指、食指按照“勾、托、抹、托”的顺序组合弹奏出四个音)。
无论周围有多少小朋友在一起“勾托抹托”,自己的节奏就是自己的。沉浸单调重复的节奏里,颇有“蓬头稚子学垂纶”的稚气。
长大后去了冰岛,导游Jói说岛上几乎每个人都会乐器。他所说的“会”,在我看来都可以到精通了。
现在想想,也只有在这么慢节奏的生活中,才能有闲暇去品味出音乐的美妙吧。毕竟在这个人口只有30万,唱片销量顶级为200张的国度,市场是不需要迎合的。
在考大学的时候,上过的兴趣班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兴趣班”也就剩下为了多考几分的解题班了,什么数学、地理、新概念英语等等。
我记得当时报了一家连锁补习机构,周末课都是各个高中的特级教师,补课学生是可以每周换课的,意思是你这周想上什么课就提前报名,按照课时数收费,而不是固定报名一个课程跟着某个老师上课。
每周做模拟卷,感觉自己什么科目退步一些时,周末就去这儿补补“鸡汤”,到了周一又是一条好汉。这家补习机构的策略完全满足高三学生的需求,缺什么补什么,我们几个老同学回忆起来都佩服不已。
☕️
毕业后去里斯本读书,和葡国房东太太住在一起,看着她孙子的生活,我才感受到兴趣班是为了发掘兴趣而去的。
她的孙子Sebastian是个超级球迷和赛车迷,喜欢一切与速度有关的事物。他的奶奶和父母很少灌输他这个社会上什么是值得做的,常常是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的热爱。
里斯本家楼下有个幼儿园,葡国的小孩子上学从来都是自己背着书包,拿着便当盒,很少见到家长帮孩子背包的。
即便孩子们有时候走路摔倒了,也是自己掸掸腿上的灰,旋即开开心心地爬起来,回到蹦蹦跳跳的状态了。
兜兜转转,回想以前的课程,发觉最难忘的就是因为真心喜欢而让自己有所成长的事情了。
还记得大四那年拿到申请录取通知之后突然想了解一下咖啡,在网上搜了一下,离自己近的就是豆瓣咖啡教室。
无奈价格对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来说太高了,就突发奇想去附近的咖啡厅问问是否需要兼职,边赚钱边学东西多好。
问的第一家是圣摩尔咖啡,其实他们也就是个学生刷夜学习的24小时餐厅,经理听了我的简述,直接对我说,他们这里并不满足我的想法,倒是可以去星巴克看看,那儿有个大学生兼职计划。
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这个计划有多么智慧。在星巴克,兼职的数量是远远多于全职的,我们都彼此称呼为“伙伴”(Partner),即便是兼职的大学生也必须完成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咖啡课程,最后在总部考取咖啡执照。
我所兼职的店在大学旁边,里面的伙伴也基本是校友,气氛简单融洽。店长说这个计划既让大学生了解星巴克,也是最好的宣传,培养未来的潜在客户。
我的第一节课便是店里的黑围裙咖啡大师教我如何品味一杯咖啡。
黑围裙咖啡大师——Coffee Master,星巴克的咖啡大师选拔每年举办一次,要想获得这个最高荣誉,需要通过三方面的考试:丰富的咖啡知识;创意及亲切的服务;准确地调制出顾客点选的咖啡饮料等。
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就是他手冲维罗纳时候的那股子帅气。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一边将烘焙好的咖啡豆子称好重量,倒入磨豆机里,一边听他说咖啡的故事,等水到了恰当的温度,细嘴壶的水流缓慢而悠长,洒在盛满咖啡粉的滤纸上,豆香瞬间就在空气里肆意开了。
这次经历完全打开了我的味蕾。
有一次去泰国旅行时,发现一个cooking tour,由当地人带着去菜市场买菜然后一起做冬阴功汤、咖喱鸡和芒果糯米饭。
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我报了名,才体会到原来深入当地生活还有这种玩法。当天同行的有来自加拿大、美国、香港的妹子、汉子,大家起了个大早,在菜市场集合,一堆彼此叫不上名字的人开始了美食之旅。
主厨noi尽力用泰式英语讲解每种香料的作用,我们尽力去闻、去辨别、去记忆。
到了做菜的时候才叫好玩,几个外国人看到大火爆炒都吓坏了,差点要报火警。
把一堆我至今无法记住的香料放入锅里后,我们开始做冬阴功,直到做完最后一道糯米饭,大家边吃边聊。
如果还有机会,我仍会毫不犹豫地报名这类旅途中的烹饪课,算是一个既能深入当地又不用大晚上去酒吧就能认识不同人的活动了吧。
回北京找工作等录取通知这半年,我又报名了某连锁料理工作室。
与其说是兴趣班,不如说是生活班,这里汇聚了全世界各地的特色料理和甜品,每个月的款式不同。
为什么喜欢烹饪?很简单,饮食男女,这件事让我感觉自己可以如此直白地活着。
做修女泡芙的时候,我了解到一个法式泡芙穿着“修女裙”旋转的前世今生,调味牧羊人沙拉的香料又把我拉到了东西文明交汇的土耳其,一个纽约芝士蛋糕(new york cheesecake)又触动了多少人的回忆。
这个课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能够拉朋友来免费体验,而体验课也是不断更新的,每次和朋友一起做甜点时,总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现在开始在格子间里度过日复一日的上班族生活,才开始感受到学生时代的自由,如果连这段自由的时光我们都不能选择自己想做什么,那生命还有什么乐趣呢?
每当夜幕降临,有的人因为工作压力而加班,有的人因为不想回家而在办公室喝茶,有的人因为客户应酬而觥筹交错,各有各的责任与压力,奔波半生归来已难似少年。
想想以前功利性地纠结和选择真觉得不值一提,所怀念的无非是志同道合者,与其共谋事业的缘分难求,但愿能创造一些共同学习的机会罢了。
千金难买心头好,在体验过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后,我庆幸的是这么多年后,仍旧拥有一种随时快乐起来,大步向前走的力量。
《中国青年》杂志2018年第10期
转 载 请 联 系 后 台
欢 迎 转 发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