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培训这条赛道上,已经出现了动因、东方启明星、优肯这样面向全国市场的明星机构,同时低准入门槛也催生了无数中小规模机构。市场需求催生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许多基础性的隐患,场馆、课程、人才等等,直接影响着孩子和家长的体验,也制约着机构的生与死。
至于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球场和训练,这篇文章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
课外培训班早已不再局限于语数外、钢琴、绘画、毛笔字,不少孩子在周末还要加上一节体育课。
在女儿陆奕宁读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喜欢打篮球的爸爸和喜欢看NBA球赛的妈妈就帮她报了个校外篮球培训班,目的是让女儿长个儿,并且增强体质。当时的陆奕宁刚刚一米二出头,在班里一直坐在第一排,瘦小的她体质较差,经常感冒。
篮球课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一年的价格大概是6500元。
球场离家还算近,由一个旧厂房改造而来,一楼是仓库,二楼设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一块比正常篮球场稍大一些的场地,四面各设一个篮球框,球架的高度是为小孩子专设的,2米不到。每周一个小时的篮球课上,教练带着一个班十来个孩子热身绕场跑,训练孩子拍球、上篮、投球、接球等基础球技,最后10分钟通常会带孩子玩些小游戏。尽管瘦小的陆奕宁很少能够投进球,但是每周末1小时的篮球课还是很开心的,如果投篮的姿势标准,也会得到教练的表扬。
除了1小时的篮球课,陆奕宁的周末还有2小时的语文课、1.5小时的英语课和2小时的奥数课。到了二年级,因为与奥数课的课时的冲突,陆奕宁没有再去上篮球课。
而选择放弃篮球课,更重要的原因是,旧厂房改造而来的篮球场通风条件差,甚至厕所的味道都弥漫在球场中。
同样是室内篮球培训,三年级的郝康在上海江湾体育馆上的上课条件就好很多。郝康的爸爸在网上比较了两三家篮球培训班后,选定了一家全国连锁的以全外教双语授课为主打特色的篮球培训机构。那里的培训课程折后的价格是一万多块,每周一次,一次一个半小时,总共可以上两年。
送孩子去上篮球课,是去年暑假开始的。“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孩子已经一米五了,个子比较高。他有点胖,还有点懒,想让他去运动运动,也没有其他更多的目标。”郝康的妈妈说。
“我现在已经是篮球班上防守最好的了,总是能把别人的球盖掉。”郝康每周1.5小时的篮球课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跑步、运球的热身,三步上篮、传球等基础训练,以及每次都会有也是他最喜欢的——打比赛环节。“新来的学生总是会犯规,我已经不太会犯规了。”说到篮球,郝康显得相当自信。
令妈妈满意的是,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明显看到孩子的体力变好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也有所提高。
像陆奕宁和郝康这样周末参加校外篮球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家长为之付出的经济成本。
对于一项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来说,昂贵的校外培训并不是可以依靠的根基。能够在校园中轻易地接触到与篮球有关的一切——场地、设施、教练、队友、课程等等,才能让篮球真正地被更多中国青少年接触和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篮球在中国青少年中的普及基础,第一财经在4月针对“中国青少年群体需要什么样的篮球场和篮球教学”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共计回收了320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3188份。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能随时随地打上篮球已经不太困难,七成以上受访者表示可以在3公里内找到一个篮球场。
全国体育场馆的统计数据可以印证篮球场馆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结论。从十年数据的对比看,篮球场馆是体育场馆中数量最多且增长最快的一类。
但当真正落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时,身边有没有便利可得的公共篮球场、尤其是校园篮球场,决定了其能否频繁地接触到篮球运动。
在这一点上,还在读研的刘楠很有发言权。念大学之前,她几乎没碰过篮球,“我小时候没有上过正规的体育课,高中时校园内没有操场,体育课每周一次,内容基本相当于散步。”进入大学后,因为1米78的醒目身高,刘楠被选入了学院的女篮队。“接触篮球后就喜欢上了打球。”刘楠说,打到研究生第一年,她获得了校级篮球赛的MVP,“就像我朋友说的,我大概就是真人版的樱木花道吧。”
每一个从未接触过篮球却足够有潜力的“樱木花道”,都需要一个近在身边的球场去激发。
尽管中国城市中篮球场馆的总量还不错,但是哪怕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能够看到在某些区域存在公共篮球场馆的缺位。
叶佳晨从宝山城区搬家到宝山郊区美兰湖后,很难找到公共篮球场。现在他和朋友常去的两个球场分别在3公里和6公里之外,但也因为场地小、收费贵、停车难等原因而非理想的选择。高中时期还住在宝山城区的他,经常下课后或者周末经常骑个车就和同学去打篮球了,“那时候我家周边大概2公里的范围内,免费或收费的场馆选择不下四处。”他说。
在社区资源高度拥挤的今天,免费球场太少、收费球场价格偏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阻碍篮球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
好在有人站了出来。作为美国NBA联盟旗下的青少年篮球发展项目,Jr. NBA近年来持续关注并推进中国校园篮球场和公共篮球场建设。“对于Jr. NBA来说,可以让青少年以最便捷的方式打上篮球,这是我们的目标。”NBA中国青少年发展副总裁王晔说。
目前Jr. NBA在中国与教育部共同建设和翻新公共和校园篮球设施,迄今为止已经在全国范围内13个省市捐赠和翻新了38座篮球场。在王晔看来,理想的篮球场应该兼顾便利性和安全性。
“篮球独特的优势是,比赛节奏快、上手不难、一块球场甚至一个半场就能容纳很多球迷朋友们一起打球。”王晔强调,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区,青少年在想打篮球的时候能找到场地,是很重要的。
如果说球场是硬件资源,那么来自于篮球老师或者篮球教练的专业训练就是软件资源。但无论校园内外,青少年篮球的教学质量和教练素质都还有不小的成长空间。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专业的篮球老师并不少。“以我毕业的华南师范大学篮球专业为例,每年能培养出七八十个毕业生。而一所中小学校是否聘请或者外聘专业的篮球老师,主要与学校是否选择篮球作为体育特色项目相关。”孔俊铭说。2017年从华南师范大学篮球专业毕业后,孔俊铭在广州创办了亮点体育俱乐部,专门从事青少年篮球训练,目前他的俱乐部共有10位专业教练。
在孔俊铭看来,篮球俱乐部的准入门槛较低,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大大小小的培训俱乐部层出不穷,质量也参差不齐,单单在广州市番禺广场内的篮球馆就有七八个驻场俱乐部。而随着篮协推进D、E级教练员的新政落地,社会篮球培训机构教练员将必须持证上岗,篮球培训行业也会日趋规范。
两年前,孔俊铭刚刚创办亮点体育,就恰逢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招标外聘篮球训练机构。中标后,孔俊铭每周一到周五晚上5点到6点半,和每周六上午9点到10点半及下午3点到4点半,都会出现在东城小学的篮球场上,训练东城小学的篮球校队队员。
引入校外篮球培训机构,加快了这所小学的校园篮球发展。经过两年的训练,在今年4月,东城小学篮球队以系列赛6战全胜的佳绩,在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城区中小学生篮球赛中夺冠,而此前,东城小学在这一比赛中最好的成绩是第三名。
“青少年一定需要专业的篮球训练。”这是孔俊铭的态度。这其中就包含了指导青少年使用正确的方式热身来预防损伤。
无论青少年以何种方式学习篮球,防止运动损伤以及受伤后的科学恢复是重要的一课。
对于这一点,26岁的叶佳晨非常认同。
“小时候没有受到过特别好的篮球训练,基本都是自学。”回头看,叶佳晨认为青少年最需要的可能是来自体育老师的关于运动防护的教学。“运动防护,比如热身和运动损伤老师应该要教,但以前好像都不会教。当然以前的我也不会听,年纪大了身上都是伤了才会想听。”他说。
相比于叶佳晨,14岁的吴泽熹就幸运得多。吴泽熹是番禺市桥东城小学的篮球校队成员。他从五年级开始参加篮球训练,今年六年级。孔俊铭是他的教练。一年来,他坚持一周六天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篮球训练。
对酷爱篮球的他来说,每天一个半小时的篮球训练甚至不够,现在他每天早上还会提早半小时到校,打一会儿球再去上课。
最初,吴泽熹是不会像教练要求的那样在早上打球前先乖乖热身的。经过几次“打野球”扭到脚、腰肌拉伤,以及教练不断的提醒之后,吴泽熹自己意识到了热身的重要性。
青少年需要专业的篮球学习和训练,而一堂课好的篮球课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能,还需要老师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致力于推动篮球教育的Jr. NBA也看到了这点。为了帮助广大体育老师们更好的开展篮球教学,外教和Jr. NBA工作人员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期间,会去到“全国中小学校园篮球教师培训营”的老师所在学校,观摩中国老师执教篮球课程,并现场予以指导。
“外教的课程设计多以游戏为主,很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外教非常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小动作和微小的细节,不时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专注。我们平时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外教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来自广州市海珠区梅园西路小学的老师叶兴和提到的,正是当前中国青少年接触到的校园篮球课程中普遍缺乏的教学设计。
在新建篮球场地的同时,Jr. NBA也尝试为体育老师的篮球教学提供更多帮助。它与腾讯合作开通了面向体育老师的在线培训,并为4000所篮球特色学校开放了视频教学课程。此外,Jr. NBA提供的赛事信息平台和其他数字化工具,也为体育老师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更多支持。
对于不打比赛的孩子来说,孔俊铭认为篮球同样能给他们带去不少东西,“起码他们可以了解到,凡事都要通过努力练习才能有所提高。像篮球,不过就是几个基本动作的不断重复”。
篮球的魅力从来不局限于比赛和胜负,篮球是“不止为赢”的。在比赛前期,努力训练、制定战术;在赛程中,鼓励和支持队友;以积极地心态面对每一个进球或一个输球……这些都是篮球这项运动能够教会青少年的。
针对青少年篮球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我们与NBA中国青少年发展副总裁王晔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以下问答也可以更好地回答青少年到底需要怎样的篮球场和篮球训练。
Q:《第一财经》杂志
A:NBA中国青少年发展副总裁王晔
Q:在你们看来,青少年篮球学习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A:在推动青少年篮球运动时,Jr. NBA的整体方针是加强青少年篮球文化建设、以体育人,并使青少年拥有充实健康的生活,个人得到完整全面的发展。
篮球运动是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能够增进不同国家青少年的交流和友谊。青少年在积极向上和充满乐趣的环境下学习篮球技巧,懂得团队合作,互相尊重和体育精神等核心价值观,培养对篮球,对运动的终身热爱。这应该是青少年篮球学习的目标。
Q:从你们的经验看,理想的篮球学习规划和篮球教师应当是怎样的?
A:篮球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技巧的掌握和追求最终的成绩与胜负。Jr. NBA的理念认为,应该在教授篮球的基础知识并在运动过程当中塑造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养成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习惯。通过篮球运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对运动,对生活的终身热爱。
不过具体到篮球老师和教练,大家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并不可以一概而论。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主教练布拉德·史蒂文斯说过,对于教练员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在各阶段都保持沉着镇定,这样才能发扬比赛的乐趣、探索和激情。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史蒂文斯深知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镇定是任何阶段、任何运动的教练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他尤其相信,作为青少年教练,镇定至关重要,因为塑造品格和教授比赛的基础知识比赢得比赛更重要。
篮球老师和教练应该强调体育竞技归根结底是学习、享受和改进所从事的事业。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参与体育运动的孩子们塑造积极的青少年体育文化。
Q:你们会担心家长对青少年学习篮球的过高期待会干扰孩子们的热情吗?
A:父母亲与青少年对于篮球运动往往存在着不同期待,孩子们往往是出于自身兴趣爱好的选择,而家长更看重这项运动对提高孩子身体素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更有部分家长希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在升学择校方面有所助益。在双方的期待有所差异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目标与需求,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家长的观念、解除他们的顾虑,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Jr. NBA一方面着力解决场地欠缺的问题,来提升孩子们的参与度。同时也致力于建立校园篮球完整的赛事体系,并在赛事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的方方面面。例如会招募校内学生充当小记者去报道自己学校的比赛;引入学校各个特长表演团队作为赛间的表演节目;还会组织学生组成应援团为自己的学校球队加油打气等。这样,非篮球队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到校园体育当中来。最终目标不仅是建设校园的篮球文化,更希望建立起校园的体育文化,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爱上运动,爱上体育。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够重新将关注点落在篮球运动本身,与孩子们共同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并且帮助孩子们在锻炼的同时,养成终身受益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他们也能根据孩子们参与校园篮球活动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投入,来决定后续如何引导。
(应采访对象要求,郝康为化名)
文/白吴居 视觉/景毅 王方宏
延展阅读:
上一篇:篮球培训升温,背后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