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淑奕
北京市兴隆小学
缘起:一次首都学校对民族地区的对口帮扶
当前,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准化的教师培训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中国扶贫基金会推出一项推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发展型公益项目——“加油计划”,其主旨是通过持续性的社会关爱和专业化的支持,为贫困地区儿童改善学习环境,支持农村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参与了这一项目,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教育局结成帮扶关系,双方主要在音体美课程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兴隆小学派出专业骨干教师到隆林县对农村教师进行音体美课程的专业强化培训,并对教学所需的用具进行扶贫支持。
2017年11月,笔者荣幸地参加了这个公益项目,承担了“音乐学科课堂教与学”“简谱和基础乐理知识”“口风琴课程介绍及技法练习”三门教师培训课程。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初步掌握简谱识读、乐理常识和口风琴演奏技法,消除音乐教学盲点,解决音乐教学的难点问题,实现精准化培训。
互动与交流:紧张充实的精准化教师培训实录
2017年11月10日,我从北京出发,辗转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于傍晚到达广西隆林县。
第二天早上,音乐课程专业培训会在隆林职业技术学校如期举行,从全县抽调来的3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学员中很少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其中有的担任学校领导,更多的是语文、数学教师,音乐课属于兼职课程。
课前准备,学员们在音乐素质培训课堂上做音乐律动练习
我走上讲台,对学员说:“很荣幸来到这里。我来这里就是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我们共同关心的可能是如何把这片土地的音乐记忆留下来,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的歌声中认识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希望这次培训不要搞成‘一言堂’,希望是‘大家需要什么,我讲什么’。大家可以直接把音乐教学中的难点、困惑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听到我的开场白,气氛活跃起来。坐在前排的一位中年教师首先大声地问:“吴老师,我们都没有学过音乐,我们不知道怎么上音乐课?”
我知道此时真正进入了课程的实质性环节,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大家认为音乐课的目标是什么?意义在哪里?这么说吧,在上音乐课时,您是如何选择歌曲的?又是怎样把它教好的?您教的歌,学生喜欢吗?”
“旋律优美、好听。”“节奏感强。”“流行歌曲。”“简单、易学易教的。”“能够使大家都快乐的。”陆续有学员回答问题。
我说:“对!音乐好听就想学习,学习过程就是欣赏、陶冶的过程。当然,好听的音乐不只是带给大家快乐的歌曲,也有风格忧伤的,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曲《二泉映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歌《枉凝眉》等。但我们要明白,我们喜欢听的歌,不一定学生也喜欢听,要兼顾歌曲的艺术性与学生的兴趣。音乐课不只是教会学生欣赏,更主要的还是让他们学会唱、敢于唱、主动唱,让唱歌伴随他们的成长。从精神层面上说,音乐是学生成长的伴侣、情感的记忆。学生通过与音乐的对话,发现生活中、自然界里的美,进而产生对美的追求,从而在无形中塑造人格,陶冶情操。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教室里响起掌声。大家纷纷拿起笔,低下头做笔记。接下来,我从音符的时值、节奏、划拍以及简谱的形式开始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专门安排了现学现练的教学环节,尤其是涉及乐理知识时,我选择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通过讲授某一插曲、一段大家熟悉的旋律,由我先领唱,再播放音频,再领唱,最后大家一起唱,领悟音乐的节奏、旋律、变化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在讲授时,大家自然而然地以手划拍、以腿击拍、以桌击拍,变换节奏进行现场训练。教室里时而传来犹如行军的整齐有力的节奏,时而轻声哼唱,时而欢声笑语。有些一时难以领会的难点,大家放慢速度反复练习,有不懂的问题大家也会举手提问。
课后我和学员们就音乐基础知识进行细致沟通
在教授口风琴的环节里,我看到学员课间都不休息,在教室里练习;在合唱的环节里,大家通过多次的多声部练习达到了和声效果;在交流教学的环节里,我采取了学练结合的方式有效教授了“节奏穿插”“节奏肢体变换”“节奏空拍”“歌舞停顿”等教学内容。在课后的交流中,学员说“没想到音乐课名堂那么多”,颠覆了他们原来印象中“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
学员们在音乐素质培训课堂上学习口风琴
培训结束了,我早已回到北京,但交流还在延续。有的老师给我寄来了他们搜集到的民歌歌谱,有的传来学生合唱的视频,有的在微信中提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与思考:关于精准化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着力提升教师培训的精准性与针对性。注重教师培训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教学质量的优良传统,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突出等问题。一些培训内容缺乏新意,流于形式,只管讲授、不管效果,与教师的需求不适应,与实际情况脱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培训内容的精准性、针对性,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其次,培训主讲者与培训对象之间的充分协调、交流,是实现精准化教师培训的关键。培训主讲者往往来自发达地区或城市重点学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往往知之不多。如果主讲者对培训对象及其所处环境不了解,就谈不上互动与共鸣,从而影响培训质量。只有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倾听广大教师的呼声,感受他们在教学中的困惑与焦虑,主讲者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增强培训效果。对此,笔者有三点建议:一是在培训之前,围绕双方基本情况、教学设计、培训要求等信息进行初步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培训的组织者要多了解培训对象的意愿、需求,这样有利于主讲者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完善。二是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问卷调查、课后访谈等形式进行深度的观察体验式的田野调查。三是在教学设计、备课环节通过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被培训者所在地区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教育扶贫方面的调查报告、论文、新闻报道等资料,弥补互动交流不足的短板。
在课堂上对音乐节奏和指法进行讲解
再其次,通过课题合作、教师交流、“互联网+”等方式,推进精准化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短期的教师培训活动可以在不影响教师、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专业素质,但存在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消化难等弊病。仅靠短期培训难以真正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只有把短期培训与长期合作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推进精准化教师培训。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式值得尝试:一是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课题研究合作。培训对象的困惑点在哪里?基层情况如何?如何才能让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在民族地区真正生根发芽?尤其是民族文化如何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双方都可以通过课题立项展开有效合作,促进精准化培训开花结果。二是开展两地教师之间的异地交流。民族贫困地区只有不断把本土教师送出去、把外地优秀教师请进来,才能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三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两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互动交流、教学观摩、学生结对互助,从而有效推进精准化教师培训的持续发展。
精准化教师培训的要义在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需施训,填补知识空白、消除教学盲区、解决课堂困惑,提高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精准化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培训对象的全面发展,使培训对象真正树立教育自觉与教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