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有些运气地压着及格线,通过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科,分别是61.5分和62.5分,也知晓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份量和厉害,在第二年的报考时,再也敢不贪多求全,决定一年一科的考。
三位一起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的同学,在参加了去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后,全部退出了,到了1999年,剩下我只身一人继续在考试的路上苦熬,寂寞了许多,孤单了许多。
2000年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
一、《税法》
1999年,就任会计科长已一年有余了,工作也日益繁忙起来,加班的次数渐渐地多了,每天下了班就可以回家看书备考的好日子,少了许多。于是,这一年,只报考了一科《税法》。虽然说只报了一科,但是40多万字的教材啃下来,还是要费不少气力的。
还是老办法,报培训班。不得不说,河南大学办的注会培训班,老师讲课的质量很高,“税法”的彭兴老师,把课讲的深入浅出,很接地气,听他的课,你不觉得枯燥,觉得很学东西。
作为一名银行的会计人员,增值税、消费税是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不到的,再加上让人摸不着大小头的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更是觉得如在天际般的遥远。彭兴老师的课,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对这些税种的理解问题,所以余下的只是课后自己看书、记忆和做题了。
除了理解之外,《税法》的记忆量是很大的,除了三大税种,还有印花税、资源税、房产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些小税种的减免和税收优惠,以及最后二章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法制》的内容,全是依靠大量反复地记忆,并且,大量的做题,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科,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9月份进入考场,整体上感觉还算是顺畅,但有些知识点还是模模糊糊,但从考场出来后,感觉应该可以通过。三个月后成绩出来了,67分,顺利通过。
2000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教材
二、《经济法》
进入到了2000年,五科已通过了三科,只剩下两科了,内心有些膨胀,觉得去年保守了,于是,在2000年报考时,把《经济法》和《审计》都报考了,希望一共用三年的时间,拿下注册会计师。
教材在考试前五个月下来了,拿到教材一看,倒吸了口凉气,《经济法》有686页,54万字,比《会计》这一科还多了有10页,《审计》是627页,50万字,知道自己又冒进了,一次通过两科的可能性不大了。
在去年听了河南大学培训班的课后,所以,依旧报了河南大学的培训班。
《经济法》的王法青老师,可以说是位奇才,他讲课很少用书,教材上的内容,他能倒背如流,两个小时的课,他就坐着,给你娓娓道来,尤其是最难以理解的《企业破产法》和《票据法律制度》,这两章的内容,很理论,很虚幻,但王法青老师像讲故事一样,结合社会上的一些案例,给你循序渐进地展开,领着你的思路渐入佳境,让人听着入迷。时隔20年了,我至今都记得他讲的“企业破产的标志,不是资不抵债,而是资不抵到期的债”这句话。
《审计》的老师讲的也不错,也很吸引人,但由于繁忙的工作,加上《经济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审计》的课我听的断断续续,书也没有看完,受精力和时间所限,我已经决定放弃这一科了。
备考是痛苦的,都说《经济法》是注会考试中最容易过的一科,但是大量的记忆,还是相当地耗费精力和时间的。巧的是,当年,所在的银行,也发动全体员工学习《票据法》,并且还要考试,这让自己在《票据法律制度》这一章的学习,更是加强了巩固。
9月份进入考场,让自己感到幸运的是,《票据法律制度》在当年《经济法》的考试上,居然出了11分的题,这在历年都是没有过的情况,这让自己占到了大便宜,这一章,在历年的考试中,由于太过理论,一般也就3、4分的出题量,这一年的11分,是大多数考生没有料到的。由于自己所在单位也进行了《票据法》的考试,这一章的内容,我学习相当扎实,11分全部拿下。
《审计》这一科,课没有听全,书也没有看完,但觉得不参加考试又有些亏了,怎么着也得见识一下考题吧,于是,还是进了考场。可想而知,是多么地惨,会做的题不到三分之一。
三个月后,成绩揭晓了,《经济法》68分!不出意料地,毫无悬念地通过!《审计》就惨了许多,只有37分!书都没有看完,想凭着运气糊弄注会的考试,门都没有!
200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书
三、《审计》
进入到2001年,单位领导发生了变动,我由会计科调入信贷科,由会计副科长,成为一名普通的信贷员,每周的中层会议,我不能列席参加了。虽然进入了银行的金牌、主力部门,但由科长变为普通员工,这一身份的转变,刺激到了自己脆弱、敏感的小神经,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年,得做出点儿成绩让同事和领导看看,得表演表演,证明一下,俺不是个一般人儿。
注册会计师只剩下最后的一科《审计》了,去年已经学了一部分,虽说只考了37分,毕竟也是打下了点儿功底。受工作职务变动的刺激,我在报考《审计》的同时,又报考了注册税务师五科中的三科-《财务会计》、《税法一》、《税法二》。
到了信贷科以后,才发现,信贷工作真是爽!大部分时间是业务外勤,你要是天天坐在办公室不动,行长看到了,脸色当即就沉下来了。信贷科一共九个人,一个内勤,八个外勤,每天开完早例会,外勤人员都出去跑业务了。由于是一名信贷新兵,我做的是内勤工作,每天偌大的办公室,基本上就剩我一个人,时间太充裕了!信贷上的那些报表,与会计科的报表比起来,简直小儿科,在做完必须做的信贷报表后,我就抱着书,开始备考。
《审计》这一科,在当时,书上的很多内容,都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读起来很拗口,当然也就很难理解和记得住 ,什么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穿行测试,已发现或推断的错报和漏报之类的。好在报的是河南大学的培训班,老师的水平很高,课讲的举重若轻,雅俗共赏,让人流连忘返。
正因为老师讲的好,《审计》也显得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了,我到现在都记得,老师讲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没有戴眼镜,看上去不像是近视眼,这叫符合性测试;再把这个人叫过来,让他看视力表,测一下到底是不是近视眼,这叫实质性测试!你看,多么地通俗易懂!
注册税务师是6月份考试,注册会计师是9月份考试,在考《审计》之前,我有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注税的备考。由于有注册会计师《会计》和《税法》的底子,注税的这三科,简直是太容易了。
毕竟注税的备考,还是分散去了一部分的精力,用三个月的时间备考《审计》,还是有些仓促的。在9月份进入考场看到考卷后,还是有不少地方没有把功夫下到,基础不扎实。
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来了《审计》的考试成绩,61分,好险!但通过了。
四年的艰辛备考,终于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五科的考试,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单位还给发了1000元的奖金,但更让人有成就感的是,我也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了!
注册会计师难不难?仁者见仁,如果与高考相比,肯定不难。但做为一名上班族,只能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去备考,连续数年地告别一切的娱乐,再加上年龄一年年增大,记忆力和体力都不如学生时代,那就有很大的难度了。毕竟,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上班族的主业是上班,你还要养家糊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