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作者:新风学术网
由于测前培训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衍生物,还停留在短期训练层面,具有临时性特点,使得测前培训缺少有效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 培训目标偏于狭窄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开展,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明确规定,并得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法律支持,但对于测前培训,只是提到“……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情况进行培训”,并没有强制要求测试前必须进行培训,更没有明确培训目标。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培训教师和学员,都把通过测试、提高测试成绩当作培训的唯一目标。因为大多数受训者都是在校学生或教师,不少学校都规定,大学毕业生普通话要达到相应等级才能拿到毕业证,教师的普通话等级直接决定他们能不能上岗任教。在这种情势下,培训教师和学员都产生了紧迫感,往往采用突击应试的方式,考前集中时间、精力突击训练,积极参加测前培训,以求在测试中达到想要的等级标准。由于应试人仅以通过测试为目的,并不注重普通话的实际应用,因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发现某些应试人虽然拿到了较好的普通话等级,但是真正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并不强。
(二) 培训内容随意性较大
由于缺少明确的目标指引,也没有相关的培训教学评价,普通话测前培训存在着经验化、单一化现象,培训内容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有的教师认为应该要增强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学好普通话的自觉性,就会和学生谈一点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员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深入了解,会对测试每一题的内容做详细说明,挑出其中的难点音、易读错字词等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也有的教师会把重点放在普通话整个语音系统的教学上,对单个的声母、韵母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正音。不同的教师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不一样,同一个教师的教授内容,有时也会主观随意删减。
(三) 培训时间较短
就普通话测前培训的时间看,一般测试培训的实际课时大都在20 个课时左右,在这20 个课时中,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至少包括普通话概说、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说话、模拟测试等方面,而且对于难点音还需要增加不少强化训练和个别指导。因此,整个培训过程中,学习内容安排非常紧凑。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将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很多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得不根据情况缩减练习的时间和个别的指导。实际上,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训练的积累,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对于不同水平、不同方言区的学习者而言,每个人存在的语音问题不尽相同,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的放矢。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培训时间保证,才能落实到培训过程中。
(四) 培训对象针对性不强
普通话水平测试分为三级六等,不同对象所要求达到的等级不尽相同。如 1994 年国家刚刚实施测试的时候,测试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播音员、主持人等特殊行业的人员,这一部分人本身普通话水平较高,对测试等级的要求也高。
后来,测试对象逐渐扩大到大学生、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等,这些对象的普通话水平差异较大,对普通话等级的要求也不同。面对日益复杂的培训对象,我们在培训时仍基本采用“一锅煮”的方式,势必产生“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消化不了”等问题。以湖南省测试中心的测前培训为例,因为报名学员多为社会人员,所以只能按照报名时间将每个月20 号之前报名的学员编为一个培训班,21 号至 26 号组织培训,第二个月参加考试。这样的班,学员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普通话基础不同、等级要求也不同,来源复杂,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班,老师很难针对性地展开培训。 (五) 培训方法和模式单一
在普通话测前培训中,整体观念较为滞后,方法手段传统,模式单一。就现有状况来看,目前普通话培训主要采用课堂教师讲授、学生适当练习的方式进行。偏重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对学习对象的个体差异也关注不够,“统一化”倾向突出。在培训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教师对预设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实施,缺少结合学员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模式和方法。“满堂灌”现象依然占统治地位,培训对象的语言实际运用缺乏,没有把培训课堂当作师生互动、提高语言技能的演练场,也缺乏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等多元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