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华是学员 王尧 联考笔试206分
2017年底,在第一次创业之旅失败之后,迎来了人生近十年的一个空窗期。从每天16小时的繁忙工作到终日无所事事的落寞,面对何去何从的渺渺前路,让自己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中。在一次训斥孩子时,刚上幼儿园中班儿子的一句"爸爸,那你为什么每天打游戏,不努力呢?"的反问让我惊醒,自己的茫然和消极会直接影响到身边的家人,既然还没想好接下来做些什么,那就去读点书吧,好好的再系统提升一下自己。
在过去几年工作和创业的过程中,屡屡发现自己在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匮乏,会给自己再进一步带来更大的挑战。而且既然心里仍有创业的梦,那么商科肯定是进修的优选。因此,攻读MBA成了唯一的选择。而在择校的过程中,考虑到自己理工科的背景,以及对全日制的执念(本科是专升本的网院文凭),华东理工大学每月集中一次授课的全日制中文MBA简直就是量身定制,而且学校离家不过五六公里的路程。因此,从决定备考MBA伊始,我的目标就非常的明确,随即,我放弃了一份还薪水还不错的工作机会,选择了一份薪水很低但是工作时间更加稳定,负荷也较轻的工作,从而为每天的固定复习挤出时间来。
设定备考MBA的目标很容易,但是备考的过程却绝不轻松。从2002年正式参加工作,已经16年没有系统的学习备考过。而之前在学校,自己也一直是作为学渣的存在。英语四级考了三次都没过,如今能记得的只有二十六个字母了。而数学的公式定理从98年高考之后,也似乎就没有在我的脑袋中更多的停留过。拿了2015年的MBA联考真题做了一下自测,英语大概15分,数学27分,逻辑22分。以这样的水平,一年挑战联考,我真的可以吗?
面对基础薄弱,又年纪偏大记忆力减退的窘境,事半功倍的办法,无疑是选择一家优秀的MBA培训机构,可以系统地备考。刚好身边有两位在读MBA的朋友,向他们咨询后,竟然都向我推荐了华是学院。在亲身试听了几次课后,无论是数学时光朋院长,英语桑老师、马老师,逻辑孙勇老师的精彩授课,还是自编的辅导材料,以及华是班主任潘老师的悉心解答,都证明了在MBA辅导领域华是学院绝对的专业性。因此,我选择了跟随全程班一起,开启了MBA的备考之路。现在想来,这可能是整个2017年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在华是潘老师的指点下,顺利的通过了2018年5月的华理MBA优选面试之后,我开启了全面的笔试备战冲刺(5月前大部分时间也花在了高级工程师考试上)。抛却了所有的不安与恐慌,数学完全跟着时院长的节奏,认证听课,踏踏实实的刷完了《数学高分突破》和《数学真题解析与模考套卷》。英语从零开始,装了乐词APP,每天坚持背30个单词。再跟着马老师认真学习阅读的解题技巧,认真背诵桑老师给的英语作文范例。逻辑也是跟着孙勇老师,上课认真听一轮,课后网校里再听一轮,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第一次模考。190+的模考分数,瞬间让我有了顺利过线的自信。最后二个月,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每天保证自己从晚上8点刷题到凌晨1点,把历年各科的真题又全部刷了两遍,每天周再把语文写作胡老师给的作文素材写一篇出来练练手。最终还是忐忑着走进了联考的考场。
虽然联考当天的作文,我出现了较大的失误,但是还是顺利的通过了笔试。当刷出206分的联考成绩时,自己的内心还是挺激动的。回首近一年的备考历程,感觉收获满满,一份不问结局的坚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榜样带动下日益增进的亲子关系。也许,备考MBA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是孩子回答老师的那一句"我爸爸在家不打游戏,每天陪我一起看书学习"。
最后,真诚的感谢华是用心办学的理念,并没有把联考辅导仅仅当成一门生意。跟着华是,竟然让我的备考之路如此的顺畅轻松。今年,我把自己的弟弟也推荐到了华是参加备考。也希望在华是的帮助下,来年,他也可以顺利迈进自己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