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消费日报】
□ 本报记者 卢 岳
少儿编程作为近年大热的素质教育科目,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加码,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记者注意到,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优化及家长意识的迭代更新,在市场持续高温的背后,围绕少儿编程的机构发展及消费端需求,已呈现出更理性、更科学的行业“新常态”。
报名动机更加理性、科学
数据显示,少儿编程市场目前预估有40亿元,学员规模达到1500万人;未来5年,预测可达300亿元的市场规模。而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80、90后”家长素质教育首选编程,将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看作孩子通往未来的一张“通行证”。
“未来编程的重要性将不仅体现在分数上,更应该是孩子的综合素养上。”北京东城区家长赵彤为在读小学的女儿报名了火花思维线上编程思维课程,“原本以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会比较吃力,但事实上真人老师和动画的穿插、包括很多思维导图的呈现,都让孩子可以持续学习,”赵彤表示,孩子不仅学会了遇到问题后用数字或模块去代替、拆解和分析,更会习惯性使用结构化的思维概念去解决问题,让自己非常欣慰。“除了日常课程外,平台的科普类节目,还对元宇宙、人工增雨等很多热门概念背后的原理进行解读,让孩子兴趣十足。”
另一位家长邓女士向记者强调,“如果说英语是打开世界的钥匙,编程思维就是打开未来的钥匙”。在她看来,通过接触专业的编程课程,将有效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事实上,学习编程并不是以后成为‘程序员’或‘码农’,而是从小让孩子理解科技,培养他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思维能力。”
记者注意到,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及消费意识的迭代更新,如今更多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其报名动机也呈现出更加理性、科学的全新特点。
多方发力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认知的理性化、科学化背后,是政策及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化。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7月上旬于北京举办的首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上,围绕“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主题,多位专家再次强调了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表示,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是普及提升全民网络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应致力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促进其数字能力全面提升。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邬贺铨则表示,要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提供普惠的网络数字化工具,使其成长为互联网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专家的观点再次为少儿编程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明确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的发力重点。记者看到,除了少儿编程市场的一片火热外,公益组织、教育部门也在纷纷布局、多措并举,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实施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旨在通过“希望工程”的提质升级,激励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并着重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天科技等7个领域建设和推进。而今年7月20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共同举办的“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邀请了多位院士专家授课,利用暑期时间为中小学教师打造一场专属的科学盛宴,让教师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教育能力水平。此外,伴随着编程类机构课程、各类公益培训的不断完善,围绕编程、机器人等行业大赛也在规范中发展,成为汇集行业高水平人才、提升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的新路径。
行业回归“修炼内功”
“科技信息将不断迎来巨大发展,科技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可以预见的。”对于科学素养于青少年发展的意义,火花思维副总裁、火花编程事业部负责人彭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学习编程并非片面培养程序员,而是让孩子理解科技,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学会编程思维中抽象思考、归纳总结等能力,再进入到更加立体多元的编程思维模型里,“这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也是学习编程思维的意义所在。”
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的普及率尚不足2%,这意味着“青少年编程很重要”的认知在过去一段时间是相对小众的,但如今这种认知的普及正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经历了近五年发展,如今的少儿编程行业已进入“高热”之后的“深度思考”阶段,“修炼内功”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更多机构将重心回归到课程体系研究、师资人才建设等方面,通过更多元科学的课程内容、展现形式、活动设置,针对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等目标,做出不断地创新和尝试。整个行业已告别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朝着品质化、科学化、理性化方向迈进。
本文来自【消费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