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疫情的不断反复,地方政策的一刀切管理,很多教培机构自疫情开始便一直被迫停业,或间歇停业,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线下恢复正常营业遥遥无期。
在这次疫情多点爆发前,一段时间整个社会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行,菜市场、电影院没有关门,学校、幼儿园、课后课都在正常上课,但我们教培机构却被迫一直处于停业状态。长期的关门无异于切断了机构的招新、售琴,还严重影响课消,使现金流严重缩水,几近于零。很多古筝老师都处于半失业状态,无课可上,无学生可教。虽然也有很多机构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刨除设备网络问题不说,古筝培训这样一门对技术、细节要求颇高的艺术教育,还是严重依赖线下教学。
长时间上线上课,很多家长开始觉得孩子学习不见成效,效果没有线下好,造成学员的流失。不仅如此,古筝老师面临收入骤减,迫于生活压力也开始考虑转行或兼职。对机构来说,学员和人才的流失,更加雪上加霜。
但不公的是,受到严格监管的都是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办学,承担着符合办学条件的高昂房租,承担着聘请专业有资质的师资成本,承担着签订正规劳务合同的用工成本,承担着各种经营压力和风险。反而是一些私营工作室、培训班,除了老师和几件乐器外,几乎没有任何成本。不被监管,却可以明目张胆地正常开展着线下教学。
文化培训机构几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销声匿迹,90%以上的机构被清除。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贯彻,工作室、培训班等不符合办学规范的机构,必将受到治理。其实,监管是为了使行业更加规范、消费者更加有保障、机构更好的良性发展,任何政策的出台到成熟都有一个动荡、阵痛的过程。
面对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抱怨、躺平,需要积极的去研读政策,调整经营策略,抓紧修炼内功,相信阵痛过后必会迎来更健康的市场。几个关键词,供所有古筝培训机构经营者思考:
1.进校园✦
双减明确要求,校园回归教育的主阵地,课后服务多样开展,孩子在校时间明显增加。如何与校园共建特色课程,不仅是在学校开个兴趣班导流生源,必须要找到可持续的共生模式,进校园不再仅仅是机构的一种招生方式,而是要作为机构的重要业务构成去规划。
2.标准化✦
古筝培训多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使得机构严重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师资的流失就意味着生源的流失,要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机构的重要经营目标,使家长为了机构的课程而来,不是为了某位老师而来。对教师的培养、授课的进度、教学的成果等,都可以把控,机构才能够更健康地发展。
3.普惠化✦
文化课培训已限价,艺术类还远吗?政策反复强调教育公平,使每个孩子都有接受美育教育的权力,培训机构需要规模来产生效益,虽然业内很多老师反对大班授课,教不出成绩、学坏了难改等等问题,深度思考一下,根源问题是大班课这种授课形式的问题,还是教学体系、师资能力缺失的问题?
4.重服务✦
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非刚需市场,其实更应归属于服务行业,但从业者“高不可攀”的优越感,很难做到“躬身入局”,但随着各行各业服务水平的提升,不重视对学生及家长服务的机构很难再做好口碑。我们应该让学习古筝的爱好者感到优越,不是吗?
近几个月,看到诸多教培机构创始人的“血书”,倒闭、负债……看不见的,是无数中小教培机构负责人在苦苦的支撑,致敬这些还在坚持的各位同仁,大家是了不起的!我们一直在坚持传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古筝人从小苦练出的执着和坚持,使我们必定能够渡过暂时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