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送孩子学音乐,音乐培训人杨怡君有个建议:乐器得是孩子感兴趣的,年纪小的孩子对节奏敏感,个性也活泼,这个阶段适合学打击乐,好上手,孩子也容易收获成就感,大一点了,可以尝试旋律性的,如钢琴、唱歌,再大一点学习吉他、贝斯鼓,这些很酷也需要技巧。
一场由儿童作为主演的摇滚音乐会现场
说起给儿童开一场音乐会,大人们常常想到的是,孩子们像公主绅士一样弹奏优雅的乐曲,但是在孩子那里,音乐可能代表的是热血、疯狂,比如自得其乐地打鼓、唱自己改编的Rap、和炫酷狂热的乐队一起在电音的世界里摇头晃脑、跳跃呐喊,自信地像个明星,让整场人High成一团火……
前几天,在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一场由热迷音乐主办的“第一届热乎乎音乐会”令许多稚嫩的孩子们体会到了登上大舞台体验电音明星、摇滚明星的感觉。这场音乐会以专业的舞美灯光和音响,像对待明星一样,为一群孩子创造了一个大大的舞台:他们可以唱美国乡村民谣、演奏格兰美获奖曲目,沉醉在追光灯下的自己……
在父母们越来越肯花钱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当下,儿童音乐培训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大培训机构努力想脱颖而出,父母们则困惑于如何选择好的老师、如何在督促孩子练习中维持好的亲子关系。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与主办方、音乐培训人杨怡君聊了聊,看看作为业内人士的她,有什么观点。.
杨怡君,曾是上海迷笛音乐节创始人,现为音乐培训人。
Q:在一个很正式的场合,由小朋友们表演一场专业的现代音乐会,你们最初是怎么考虑的?
杨怡君:首先,我们想给几百个孩子第一次上舞台的机会,因为有的孩子不敢自信地表现自己,没有机会展示才华。我们希望他们未来站上舞台的时候,不管是演奏、演讲、还是任何在众人前的表现都是勇敢、自然、乐观的。丘吉尔说过:“你能面对多少人,未来就有多大的成就”。我觉得孩子们需要勇敢地表现自己,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另外,之前我看过一些汇报演出、儿童剧和儿童电视栏目,感觉有些粗制滥造,我希望所有让小孩看到的、听到的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希望孩子们具有艺术家一般的审美。
Q:你曾是上海迷笛音乐节的创始人,这个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杨怡君:我在做大型活动的时候,认识很多艺术家,也接触到许多艺术教育从业者和学生,我发现真正的艺术人才或是有离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或是见过更大的世界,有丰富的阅历和学识、或是从小受几位艺术大师或是艺术流派的影响,很少有仅仅靠课堂学习走出来的人才。我就在想做这么多大型演出,去传播美、推广美还不如从根本上去做好的教育,首先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美的种子,让他们真正热爱,才能激发他们无穷的潜力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Q:许多父母认为要送孩子学音乐,比如唱歌、弹琴、跳舞。在你看来,学音乐,到底是在学习什么?
杨怡君:从前,至少是我们小时候这个时代,学音乐学的是技巧,学习的是知识;但现在,我认为音乐培养的是兴趣、审美、合作和创造。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技巧,但是创意不会被随便替代。我们中国有很多的表演者,但是艺术家并不多,后者能够主动创造美的角色,而不是复制。
除此之外,学音乐会让你一直有个好朋友,让内心变得柔软,在高兴的时候,弹奏一首高兴的,难过的时候,也有音乐疗伤,我还是要强调,创造音乐带来的喜悦是超越于很多别的喜悦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培养意志力。学习音乐,就是日复一日的练习,你为了顺畅地换一个吉他把位,要重复几百遍,用训练转化成肌肉记忆。就算你要创作、你也必须经历了解每个乐器的过程、分析每首音乐的配器、尝试上万种音色找到最合适的。
Q:现在的音乐培训班很多,怎么判断一个音乐老师或者一个培训机构好不好呢?
杨怡君:好老师不好找。有人说,我们有非常广阔的音乐圈,我们在音乐行业浸润了十多年,但是这说明不了什么。因为好的音乐老师需要具备很多种素质,除了对所教专业擅长和有责任心这些基本要求外,还要喜欢孩子,其次他的教学方法得是鼓励性的,不能是传统打压式的,再则,他自己要有空杯意识,就是对所有新知识要好奇,因为音乐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一个好的老师自我就在不断成长。
我认为判断培训机构好坏就看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重不重视产品(而不全是招生),这个产品是综合的,从教师培训、到教案、教纲、课程计划、作业、上课的课件、上课所运用的互动环节。
Q:有一句话说,最怕家中有琴童。学乐器不容易,家长要催促孩子练习,孩子年纪越小就越不愿意接受枯燥重复的练习,这样就导致了亲子关系的冲突。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杨怡君:首先,学习的乐器得是孩子感兴趣的,年纪小的孩子对节奏很敏感,也很活泼,所以这个阶段适合打击乐,因为容易上手,他们也容易收获成就感,到大一点了,可以尝试旋律性的譬如钢琴、唱歌,再大一点学习吉他贝斯鼓,因为这些很酷也需要技巧……我觉得根本上要让孩子感兴趣。另外要给他们设立小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完成一首歌,一个段落,也可以是考级、比赛、小型演出,这和工作中的目标管理一样。
Q:有人说,学音乐要重视童子功,有人说小时候学乐器学得又慢,人又不开心,反而长大一点,有自己的兴趣,再去按照心意去学习,学得更快。就你本身的经历,你是怎么看这个矛盾的?
杨怡君:这个问题就是回到我们学乐器是不是学技巧的问题上,孩子在理解力和身体发育上确实没有大孩子强,但是我们碰到很多孩子年纪小但是乐感令人惊叹,它可以听到音乐马上就记住,律动得也比大人好。我举个架子鼓学习的例子,在热迷,我们架子鼓的第二节课,就是雷鬼,这是一种牙买加音乐风格,重拍在后,为什么我们这么早就学习雷鬼,就是因为大多人都会习惯重拍在前,但是越早训练重拍在后,就会让你们的音乐学习很自由,是没有固定思维的束缚的。所以孩子越小,他越是有创造力和感知力,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保留他们最珍贵的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