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消保委今天上午发布消息:今年1至8月,培训类投诉上升了近三成,多半为外语培训,行业存在三大问题,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综合施策。
培训行业存三大问题
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上海市消保委共计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4174件,同比上升27.1%,争议涉及金额3502万元。位居前列的为外语、艺术、课辅、驾驶、会计等培训,其中,外语培训类投诉达2140件,超投诉总量一半;在线学习类投诉同比增长了近7%。
综合这些投诉,上海市消保委发现行业存在三大问题:
1、推销乱象重重:虚编资源、虚夸效果、虚假承诺。
培训机构盲目选择推销对象,不仅缺少必要的前期评估,还会采用虚编教学资源、夸大培训效果的方式层层诱导。
比如,机构享受“内部资源”、具备“一流师资团队”,培训过程“周期短、进步快”、考试“保过保录”、“不过退款”等。为进一步促成交易,推销顾问还会给予各种看似美好的“口头承诺”和优惠福利,却又不会在书面合同中具体约定,给消费者事后维权带来隐患。
2、经营本末倒置:合同条款模糊、培训质量堪忧、退款设置障碍。
市场上培训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大相径庭,部分格式合同缺少周密的授课安排、公平的退费规则、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等涉及消费者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一旦发生争议,消费者易陷入被动局面,退款难以索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机构培训质量却饱受诟病,集中表现在开班延期、课时缩短、讲师频繁更换、网络授课卡顿等问题,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3、付款方式欠妥:一次性预付高昂费用滋生贷款“骗局”,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贷款隐患凸显。
投诉显示,培训机构大都将课程周期设置为1至2年,少数长达4年,相应的培训费用高昂,而多数培训机构要求消费者一次性付清费用。
为消除消费者支付顾虑,有些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或“涉嫌强制”等方式,要求消费者向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使消费者以信用风险换取资金保障。有的机构把贷款包装成“免息”、“分期付款”等福利,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及风险却只字不提,迷惑性较大。
涉及贷款支付的消费者普遍反映,仅提供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银行卡或信用卡即可申请贷款,整个流程“简易快速”。这其中,有近8成的消费者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手机下载相关应用软件,从注册、申请、提交材料,整个流程仅需几分钟。
部分消费者甚至反映,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在他们未充分了解贷款注意事项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完成整个手续,致使消费者“被贷款”。不成熟、不合规、不理性的贷款交易极易引发资金和个人征信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三大问题?市消保委分析与四大因素有关:
1、经营资质庞杂,日常监管成难题
从主体上看,市场上的培训机构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培训公司,经营范围明确标注英语、驾驶等相关培训业务;
第二类是咨询、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多为技术咨询、教育咨询、信息咨询等;
第三类是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由民政、教育等主管部门颁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和办学许可证。
目前,大量培训机构以教育咨询为名开展培训活动,规避监管,无形中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同时,不少培训机构开通网络授课业务,更是增加了监管难度。
2、竞争日趋激烈,过度商业失本质
目前教育培训行业需求较高,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不少培训机构为追求商业利益,抬高学费标准,降低设施条件、减少师资配置、缩短培训课时以压缩成本,忽视了消费者的学习体验,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预付资金风险,管控机制待健全
为稳定学员、降低退课率,很多培训机构采取一次性现金方式预收高额学费,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风险。伴随着管理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培训机构一旦经营不善,资金流断裂,极易引发门店停业倒闭。
4、培训期望过高,盲目跟风应杜绝
消费者期望通过短期培训快速获得显著成效,但在一些艺术、外语等培训领域往往是不切实际的。不少消费者缺少对自身基础的理性判断,选择培训机构时不够谨慎,盲目跟风或攀比,极易出现期望落差。由于短期培训效果因人、因课、因需而异,且缺少评估手段,出现争议或矛盾较难化解。
建议依法依规综合施策
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市消保委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按照依法规范、综合施策、协同治理原则,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同时,教育培训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标杆企业的引领,建议相关机构依法、诚信、自律经营,以夯实教学根基、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营商之道、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