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家民间出资创办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馆中有一面特殊的墙壁,上面满是抗日老兵留下的红手印,那一个个历史印记,都来自于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这家民间抗日历史博物馆的创办人,是南京企业家吴先斌先生,据记者在2014年的采访资料透露,该馆已耗资三千多万人民币!
吴先生为了建馆,遭受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这帮日本右翼害得“张纯如先生”患抑郁自杀,也曾对吴先生露出獠牙。
该馆的馆藏照片有很多,但因为网络不能上传血腥的图片,所以本期文章只能以苍白的文字,来讲述吴先生光辉伟大的贡献。
且看南京硬骨头吴先斌,为抗日历史无私奉献……
一,历史情节,纪念英雄
关于吴先斌先生的前半生,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他的父母是安徽人,一直在南京生活。
据吴先斌的回忆,第一次接触到抗战历史,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姥爷一起去南京的秦淮河游泳……
在那石头城桥边,姥爷讲起了当年的经历,说以前小鬼子在这个位置,杀过咱们很多的中国人。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创办人——吴先斌先生)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一代代传承的有文物有建筑,也有伤痛的民族记忆,在那石头城桥边,外公把记忆传承给了吴先斌。
姥爷讲了很多,吴先斌听了很多,除了好奇之外,便是无尽的悲痛,疑问为什么中国人会惨遭欺辱?
姥爷的回答则是,落后就要挨打。
而对于吴先斌来说,他在听完了姥爷的讲述之后,内心非常震惊,同时也不理解,为何要讲这么血腥的故事呢。
对他冲击最大的便是“常识”,因为电影里里看到的抗战教育,跟姥爷讲述的抗战教育不太一样,鬼子的残忍血腥程度,远远超过了黑白胶卷的记录。
(博物馆入口)
自此之后,在吴先斌的脑海中,烙印下“南京大屠杀”这五个血腥的词汇,一辈子再也忘不掉。
时间来到1983年,吴先生已经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任职于南京大学的电教室。
在那年冬天,吴先生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可突然接到了紧急任务,要求他整理一段内部材料。
打开一看,是从美国带回来的磁带,影片前后一共十四分钟,既没有声音,也没有解说,记录着1937年冬天的南京,那大屠杀的场面惨不忍睹。
那段无声影片,犹如一根钢针,深深刺入了吴先生的脑海。
影片来自于一位名叫“约翰·马吉”的人,马吉先生在抗战时期录下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而马吉先生的这段影片,不仅是历史资料,更是二战时期侵华日军罪行的铁证。
(约翰·马吉先生)
三年后,吴先生从单位辞职下海经商,他的创业之路坎坷艰难,熬过了人生的寒冬之后迎来春风,成为当地的一位企业家。
吴先生开的工厂,位于雨花区安德门附近,在事业有成之后,他说想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多年来,吴先生一直想呼唤民众牢记历史,他想办一家私人博物馆,不为经济收入,不为虚浮名利,只希望为历史尽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
时间来到了2005年2月12日,吴先生在南京举办了“民间抗战图片收藏展”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一张张的历史照片,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条历史伤疤。
吴先生也是通过这次的展览,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这才知道南京有很多史学家,做着跟自己同样的事情。
吴先生通过这次收藏展,得知南京正在扩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国家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收藏了一万多件历史文物,每一件都记录着侵华日军的滔天罪恶。
从官方的层面来看,一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为遇难者鸣不平。但话又说回来,为纪念宣传恢弘壮烈的抗日战争,单单依靠官方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就拿对日索赔来说,国家能做的是、派出生化部队和生化专家、去排除各地的化学武器、为受害者提供医疗费用……
要依靠中日两国的民间人士,从民间发起对日本政府的索赔和谴责,例如日本的法律专家尾山宏先生,无私帮助中国战争受害者,曾获得过2003年的感动中国荣誉。
(中国战争受害者索赔律师团团长——尾山宏先生)
总之,社会需要中日两国的民间力量,来纪念那一场伟大又惨烈的战争。
而吴先斌吴先生,他在举办过第一次展览之后,过了十个多月,联合媒体和高校再次布展。
这是当时罕见的、官方和民间联合举办的、抗日收藏展览,市民参观过后,都说印象深刻。
吴先生拿出了两百八十多张照片,在南京四个地区,举办了“南京城的控诉--民间抗战图片收藏展”图片展。
来参观的市民,被那一张张照片震撼,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抗战的南京老年人,在看了吴先生展览的照片之后,哭得是泪流满面。
自此之后,吴先生在南京的市民眼中,不再是一位简单的企业家,同时也是罕见的抗战历史照片民间收藏家。
两次展览过后,虽然没有带来经济上的收入,但吴先生认为,自己筹办民间纪念馆的时机已经成熟。
吴先生从账户里,取出三百万巨款,开始筹建南京第一座民间纪念馆,并且对所有人免费开放。
这笔钱甭说放在2005年,哪怕是放在今天,同样是一笔巨款!
纪念馆设在了吴先生自己的厂房里,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于2006年12月12日,对外免费开放,吴先生总算是实现了、筹备已久的设想。
南京的冬天,北风呼啸着吹过,纪念馆位于安德门不远处的一条胡同里,距离市区仅仅只有八公里。
门口挂着一个普通的招牌,也写着一行普通的文字: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招牌旁边,又写着一行普通的小字:一个寻找英雄的地方。
没有名家墨宝,没有长枪短炮的镜头,也没有各界社会名流;有吴先生的一腔热忱,有吴先生的执念。
但那看似普通的两行字背后,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和这座城市的血色底片。
以今天的数据来看,馆藏六千多件抗战历史文物,有数以万计的珍贵历史文献,每年约有五到六万名游客,这是南京第一家民间个人出钱创办的抗战历史纪念馆。
吴先生记得开馆之初,因为耗费了巨资,又出了办馆的场地,所以总是有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做?”
随着近些年网络的普及,社会大众传媒的宣传,问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少,被吴先生感动的人越来越多。
纪念馆如今有一百多位志愿者,来自于海内外多个地区,他们都是被吴先生的事迹感动,自愿为纪念馆出人出力。
吴先生所创办的纪念馆,藏品全都来自于民间,都是他个人出资收购而来;照片讲述的历史,也全都是从民间的角度讲述。
该馆的核心区域,乃是三楼和四楼的陈列馆和文献馆,有三百多张日寇的行军地图。以及大量的黑白照片,真实记录着日军在中国的暴行。
馆藏有民间收集而来的抗战勋章,每一块生锈的军功章背后,都有一段惨烈又伟大的抗争史,承载着个体为维护民族集体做出的牺牲。
纪念馆当中,有华裔女历史学家“张纯如张先生”提供的珍贵文物,和张先生亲自拍摄采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记录偏。
最让游客记忆深刻的,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即不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名家的墨宝和游记,而是一位位抗战老兵留下的手印。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那面布满了手印的墙壁,并不是什么值钱的文物;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那面布满了手印的墙壁,是铮铮铁骨留下的印记。
有人将吴先斌称之为吴总吴老板,也有人将他称之为吴先生,而笔者在这里,更愿意将他称之为吴馆长。
二,巨资三千万,足迹四十万里
而在吴馆长本人看来,馆藏最珍贵的“宝物”,是壹仟陆佰壹拾贰位老兵、所留的口述史(2019年的数据)。
吴馆长为了收集这1612位老兵的口述史,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走了二十二万公里的长路,花费五百多万的巨款。
时至今日,这项工作依旧在继续,以吴馆长的话来说,这是在跟时间赛跑。
说好听点,便是在历史关门之前,抢救出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话说难听点,这些抗战老兵,犹如是正在枯萎的老树。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那些文献属于是历史资料;可从国家记忆的角度来说,那一撇一捺都血染河山。
随着纪念馆的藏品增多,来参观的不仅有普通市民,还有寻找资料的学者、专家、教授。
据纪念馆的顾问杨夏鸣杨教授所说,他本人跟张纯如先生的接触很多,曾做过张先生的翻译。
张纯如先生出版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是学界称之为“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而张纯如先生,长期研究南京大屠杀,长期遭受日本右翼的威胁,最后被逼到了自杀的路上。
张先生走后,她的母亲将张纯如遗物,委托给了杨教授保管。
在杨教授看来,把张纯如先生的遗物和文章,放到吴先斌那里更合适,于是便入馆收藏。
(张纯如)
杨教授评价吴先斌,创业本就很艰难,又出巨资创办纪念馆,多年来默默付出,从未说过辛苦,也从未想过回报。
刚开始的时候,连杨教授都不理解吴先斌的执念,面对社会上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坚持创办抗日纪念馆。如果说一句放弃,便可摆脱这些压力。
有一位名叫张连红的教授,评价吴先斌的时候说:“民间博物馆的存在,是群众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真实测量民间对历史认识的温度。”
随着该馆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后,获得了一部分的社会捐赠,很多抗战亲历者的家属认为,将文物放在吴先斌那里,更让人放心。
所以馆藏的勋章、刺刀、照片等等的文物逐年增多,在这里也呼吁群众,支持吴先生的事业。
随着知名度的增多,南京的许多社会活动,也会选择在吴先生创办的纪念馆当中举行,例如学术讨论,例如英雄纪念等等。吴先斌次次都免费提供场地,欢迎大家来纪念馆举办活动。
为了收藏历史文物,吴先斌每当有闲暇时间,就会到处采访抗战老兵,穿梭在国内各大古董市场。
每当收到民间捐赠的父辈遗物、抗战文物、历史文献……吴先斌都非常的感动,对于他个人来说,等于是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自从开馆以来,吴先斌从未强求过媒体的关注,他开馆之初认为这是个人的事情,对于自身来说,等于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
刚刚开馆的时候,来参观的年轻人并不多,而吴先斌也从未强求青年关注,他相信历史是真实的历史,而随着青年阅历的增加,迟早会关注到抗战历史。
谈起花费,吴先斌并未说过自己花了多少多少钱,而在2014年的时候,经过记者的调查,吴馆长至少花费了三千多万人民币。
南京在2014年,举办网络投票《我最喜欢博物馆》的活动当中,吴先生创办的《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排名第四,同时也是前十名当中,仅有的一家民间私营博物馆。
名气有了,问题也来了。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对于历史的研究渐渐落后,毕竟当初开馆的时候,吴先生并未想过,会有这么多的藏品进来。
对于历史文物,并不是收藏到玻璃柜里那么简单,文物是需要收藏的,历史是需要研究跟进的。
在全国范围内,成规模的民间抗日纪念馆,加起来也就两三家,相互之间保持着沟通和学术交流。
而吴先生创办的这家博物馆,特点是从普通群众的视角,来回顾那一段光辉壮烈的抗日战争。
南大历史系的博导张生,在评价吴先斌的时候说,吴清楚该馆的定位,以草根的视角关注历史。
我们常常谈起事业,而吴先生并没有做过什么PPT,而是把事业写在了中华大地。
三,吴先生本人回应
吴先斌谈起,为何会开办这家博物馆,他说自幼生活在这座城市,起初是对那段历史好奇,内心一直有英雄情结。
不过这个情节并不是个人的情节,而是对抗战英雄的尊敬。
谈起博物馆的未来,吴先斌说他对未来没有规划,主要精力会集中在探访抗战老兵身上。
拿老战士的亲身经历,来复原那一段抗战历史。
馆里举办过很多活动,具体有多少场,已经无法统计记不清了,一般是别人发出邀请,吴先生觉得合适就会同意。犹如是一天一把土,逐渐堆成了山。
有记者问:“针对年轻人的关注度,你有什么想说的?”
吴先生的回答,依旧是该馆的创建,是根据他个人的爱好,从不强求谁来关注馆藏的文献文物。社会应该理解年轻人的压力,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来关注。
吴先生拿他本人举例,二十岁之前,对于那段历史的关注也不多,所以对于年轻人,不能强求他们来关注。
目前来说,馆藏的文物文献,主要来自于吴先生的个人收购,社会的征集工作一直在进行。
吴先生两岸三地、欧美日韩、等等地区,广泛收集抗战文物。以他的习惯来说,每到周六就会去各地收购文物。
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去日本办过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危机感”因为日本人,很少关注抗日战争。
而日本媒体,在报道此事的时候,会说成是“中日战争问题”想要模糊概念,甚至是掩盖罪行。
吴先生以前总想着,办馆以不变应万变,毕竟历史摆在那里,是不能被修改的;可去过日本之后,吴先生的想法变了,他改为以万变应对万变。
吴先斌的家人,对于吴先生是有意见的,但也明白这个男人的支持,所以并未给过太多的支持,毕竟动辄三千万的巨款,并不是三千两千的小数目。
日本的那次展览结束之后,吴先斌开始重视宣传,也曾尝试着找人合作,然而博物馆稳亏不赚的烧钱,所以没谁愿意出资。
后记:
吴先生是个做实事的人,他虽然不愿意谈未来谈规划,但也曾说过,人到50万事休,到了这个年纪之后,很多目标都看得淡了,估计晚年会跟博物馆相伴,大概率做管理员……
以目前的公开报道来看,国内多家官方主流媒体,都曾采访过吴先生,由此可见官方对于这家博物馆的肯定。
谁说金陵无男儿,英魂遍地,铁骨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