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医院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医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成立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也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入选广州市市级和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之后,“岭南陈氏针法”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第五批国家级、广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2023年6月9日(周五)14:30—17:00二、活动地点: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健康广场(光棚下)三、非遗项目介绍:(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
历经六代人逾百年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岭南针灸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之一。岭南针灸名家、第三代传承人陈全新从医68载,在继承第一代传承人祖父陈宝珊和第二代传承人父辈陈锦昌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手法的基础上,首创“岭南陈氏针法”体系,包含飞针法、分级补泻法和导气法,具有进针快、痛感小、手法轻、得气快、补泻灵、针具细等特点,符合岭南人群体质要求;其中,飞针法以“无痛、无菌、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我国无痛针灸技术的里程碑。分级补泻法受明代杨继洲“刺有大小”启发,把手法分为补法、泻法、平补平泻三类,以及轻、平、大三级,是针刺手法量化和规范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导气法源于《灵枢》,崇尚华佗针法“针游于巷”,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达到速效高效目的。临证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遵循“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取穴原则,成为我国针灸学术流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适应症:1、内科:中风偏瘫、面瘫、帕金森病、失眠、焦虑抑郁、高血压、冠心病、Ⅱ型糖尿病、慢性胃肠炎、高脂血症、痛风性关节炎;2、骨科: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腕管综合征、骨性关节炎等;3、妇科: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子宫腺肌症、痛经等;4、儿科:小儿脑瘫、自闭症、百日咳、小儿疳积、便秘等;5、眼科:视疲劳、干眼症、视神经萎缩、眼底病、黄斑病变等;6、耳鼻喉科:神经性耳鸣、美尼尔氏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7、皮肤科: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脱发、银屑病、白癜风等;8、其他:疲劳综合征、肥胖病等。雷火灸雷火针灸法是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本疗法始于《本草纲目》。《针灸大成》认为此法“治闪挫骨间痹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雷火针”灸疗法与“太乙针”灸疗法一样,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经通络,流畅气血,祛寒除湿的目的。适应症:1、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2、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3、近视: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弱视、白内障、沙眼、视神经萎缩等;4、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老年性耳鸣、耳聋等;5、减肥: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全身肥胖、胸腹胀满,慢性胃肠病;6、妇科病:痛经,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不孕症等。壮医药线点灸药线点灸是流传于壮族的一种民间疗法。是采用经过中药药物炮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有如下口诀:“疾病无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壮医药线点灸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它以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根据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既可治疗内部脏腑疾病,又能治疗体表各种病变,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价值。适应症:1.消炎退热:如感冒发热、疮疖红肿疼痛、口腔溃疡、咽喉炎肿痛等。2.祛风止痒:如荨麻疹、湿疹稻田皮炎等。3.温经止痛:如头痛、牙痛、痛经、胃脘痛、腹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肌肉扭伤疼痛等。4.散结消肿:如乳腺增生病、扭伤肿胀等。5.开胃消食:如小儿厌食症、成人消化不良等。刘氏刺熨疗法刘氏刺熨疗法,属重庆刘氏家族刘光瑞先生继承重庆中医少林堂刘氏先辈而世代传承的医术,是四川遂宁刘氏宗族传承百年中医“扶阳派”的外治法,起源于清·顺治年间刘氏先祖从湖广迁来重庆之时,迄今约350年,传承了15代。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2014年被授予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先后在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墨西哥、非洲多国交流,并在国内多城市如上海、广东、深圳、北京、云南等省市开展临床观摩教学和诊疗服务。刘氏刺熨疗法操作简便、见效快,具有中医理论依据和历史渊源,有临床针对性,以及操作规范性,药材道地性等特征,刘氏刺熨疗法应用的外治药酒含有附子、干姜、桂枝等药物,是中国民间医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氏刺熨疗法包括刺血术和火熨术两大类别。刺血术包括:(1)放痧法;(2)刮痧法;(3)揪痧法;(4)挑疳法;(5)药针法;(6)火针法;(7)放血法;(8)双针一罐法等。火熨术包括:(1)滚蛋法;(2)烧灯火;(3)扑灰碗;(4)趟热敷;(5)滚药包;6.黄蜡灸;(7)火酒法;(8)艾灸法等。
适应症:主要针对寒痹症、寒痛症、产后虚寒、身寒背困、骨筋肌寒湿入里之症,特别是对风湿痹症、脑中风、腰颈椎体疼痛,各种痞块,痈结,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胃痛、各种癣症、皮肤病、虫蛇咬伤、儿科疳积及陈旧性筋骨损伤后遗症等有疗效。
(二)省级“非遗”项目岭南传统天灸岭南传统天灸是岭南地区最具群众基础的中医传统疗法。在晋代葛洪、鲍姑两位著名医家的影响下,天灸在岭南地区盛行并广泛开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敷贴于穴位、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甚则起泡,如同灸疗达到刺激穴位、激发经络、调整气血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继承前人经验的同时,根据人体阴阳消长、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遵四时变化而预培人体之阴阳,即“冬病夏治” “夏病冬治”。在一年中选取两个节令进行天灸,促进人体阴阳转化,以改善体质、防治疾病,即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顺应天时,发展出“三伏”和“三九”天灸疗法体系,推动了天灸疗法的传承与发展。
适应症:
1、肺系相关病症:过敏性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防治。
2、痛症: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3、其他类: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三)市级非遗项目岭南蜂疗经林庆球、郭欢女、文洁珍、成永明、任小红、柴选文、王彬等6代人一脉一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操标准。在广东中医药界有着较大影响力。
岭南蜂疗使用经过减毒处理过的蜜蜂对穴位进行无痛点刺,从而发挥蜂毒和穴位的双重治疗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及祛除毒邪、固扶正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该疗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承项目成果、广东省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广东省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被誉为中医学中的“以毒攻毒、以毒扶正”的典范。
适应症:
成人及儿童身体虚弱、反复感冒发热、反复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经常咽喉发炎、咳嗽痰多、久咳不愈,反复气管炎、肺炎、哮喘。大量使用抗生素后的病后体虚调理。失眠疲劳、头痛头晕、多动症、抽动症,遗尿、便秘、腹泻。前列腺炎、月经不调、痛经、宫寒怕冷、不孕不育、乳腺增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肿瘤体质人群、亚健康人群的调养。
吴氏中医针法吴氏中医针法起源于医圣故里南阳,从清中期至今七代人薪火相传,近三百年历史,在传承创新中进一步发扬光大,目前作为河南省优质中医学术流派、河南省人社厅—吴汉卿教授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南阳市首批中医世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氏中医针法学术流派以世代家传、纳徒师承、临床诊疗、院校讲座、编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在国内外传承推广,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代传承人吴心恒先生(1819年—1898年);第二代传承人吴全祥先生(1839年—1931年);第三代传承人吴从盼先生(1879年—1960年);第四代传承人吴永洲先生(1922年-1991年);第五代传承人吴汉卿教授;第六代国内传承人代表:吴军瑞、吴军尚、陈少禹教授、李滋平教授,傅立新教授、胡斌教授、刘宜军教授、张洪波、黄建、田宽红、李雨声、李善填、孙宪莹、赵紫昊、彭晓松、陈晓鸣、邢舸、肖军伟、苏建荣等;第六代海外传承人代表:瑞典杨春贵会长、意大利郭春彪会长、新加坡周世耀会长、俄罗斯阿里卿、美国陈博教授、英国文苓子博士、加拿大刘东博士、马来西亚刁吉亭院长、印尼江泉成等;第七代传承人代表:吴鑫、陈涛、曲鸿源、程相泉、秦守周、杨靖等。吴氏中医传承弟子千余名,其中包括有俄罗斯、美国、瑞典、意大利、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适应症:筋骨伤病、慢性疼痛病、中风后遗症及内科疑难病等,疗效突出。
四、义诊医生李滋平(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门诊):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主任。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第三代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岭南针药相须流派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兼第二代主要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联盟副主席,国家中医医疗技术穴位注射协作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团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骨伤微创水针刀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医院管理局针灸操作安全指引专家,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
擅 长:针灸治疗面瘫、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疾病。
陈秀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青年名中医,国家人事部“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五批国家级、广东省第六批省级和广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操作安委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分会皮肤病专委会主委、广东省保健协会针灸分会主委等职。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中青年创新人才、高徒奖和学术著作二等奖,中国好人、广东省“抗非”二等功、广州市抗非标兵、羊城好医生等殊荣。
擅 长:应用岭南陈氏针法、醒脑开窍针法、岭南刺血疗法、掌诊掌疗、腹针、平衡针、高应力点诊疗技术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黄褐斑、带状疱疹等皮肤病,不孕不育等妇科病,脑萎缩、帕金森氏病,神经性耳鸣、视神经萎缩、眼底病、黄斑病变等眼科病,肿瘤及其围放化疗期等疑难杂症和亚健康状态,疗效显著。
宁百乐(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中国针灸学会睡眠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岭南针灸推拿联盟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秘书、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擅 长:偏瘫、饮水呛咳、构音障碍、二便障碍、眼肌麻痹、喉返神经麻痹、失眠、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抑郁障碍等。
邓忠明(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科):主治医师。
擅 长:运用水针刀、铍针、腹针等传统疗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膝关节炎、跟痛症、腱鞘炎等骨科疾病。
陈磊(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传统疗法科):主治医师。
擅 长:颈椎病、眩晕、肢体痛麻、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关节扭挫伤、腱鞘炎、鼻炎。
徐书君(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门诊):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
擅 长:治疗脑瘫、冠心病、肩周炎、枕神经痛、面瘫、周围神经病、骨性关节炎、失眠症、抑郁障碍及内分泌、消化病共病等相关疾病。
(温馨提示:请各位先到挂号处挂“义诊号”后再就诊,谢谢!)
供稿:传统疗法科执行编辑:查冠琳审核校对:庄映格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