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培训管理
一、培训课程数据分析
培训课程分为内部课程和外部课程。通常情况下,外部培训课程以管理类为主;内部培训课程则是以知识技能类为主。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通常采用ISD课程开发模型。
ISD模型应用流程:
l 分析:对培训课程需求、培训对象进行分析。
l 设计:对培训课程目标、培训方法进行设计。
l 开发: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并进行必要的小组评审。
l 实施:根据培训课程开发的成果实施培训。
l 评价:评估培训课程,并形成评估报告以完善课程目标。
涉及的报表主要包括:培训课程统计表、学习地图矩阵表、学习地图达成表。
(一)培训课程统计表
1.课程数量
【定义】对指定组织、指定时间段,培训课程的数量进行分析。同时,可以通过指定一个或多个字段值自定义统计分析数据范围,如课程类别、培训方法、培训考核方法等。
【数据来源】益昇eHR—培训管理—培训课程
表4-1培训课程表
【数据解读】
通常情况下,对于成立年限较长,培训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的企业,培训课程的数量会较多;而对于初创型企业,培训课程的数量会较少。
统计分析示例:
A组织的培训课程数量较多,主要由于该组织对各职位要求的任职资格知识技能已经有了长期的积淀,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培训讲师进行传授。
D组织的培训课程数量较少,主要由于该组织处于初创期,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其重中之重,对于员工培训体系建立尚未提上日程,仅通过引入个别外部课程进行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
表4-2课程数量分析表
2.培训方法
【定义】对指定组织、指定时间段,培训课程所使用的培训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益昇eHR—培训管理—培训课程
【数据解读】
培训方法一般包括:演讲式授课/教学式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示范性操作/演示、户外活动/拓展、视频及影片观赏、分享经验、在线学历和参观等。企业可根据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参加人员等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培训方法配合使用。
l 演讲式授课/教学式授课:
将知识通过语言表达,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一次性传递给众多学习者。
优点:能有效控制课堂时间、受众面广。
缺点:讲师与学习者之间缺乏互动。
l 小组讨论:
分组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某一具体问题。
优点:增强参与性、激发思考、调动小组成员的知识与经验。
缺点: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参与,有的学习者可能会选择沉默,容易造成讨论偏题、花费时间。
l 案例分析:
将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书面文件,通过小组分析和讨论提供可选择的解决办法。
优点:让学习者自己发现学习点、让学习者将新知识运用到具体情景中、促进讨论和参与。
缺点:可能没有机会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主要由于没有正确答案,可能会引发焦虑、花费时间。
l 示范性操作/演示:
帮助学习者观察和体会学习内容,并通过亲自操作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
优点:能够加深第一印象、增强动手能力。
缺点:容易受周围环境的限制、花费时间。
l 户外活动/拓展:
在教室以外的环境进行学习和模拟活动。
优点: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形成较为长久的记忆。
缺点:存在危险因素、成本高、花费时间。
l 视频及影片观赏: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优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缺点:若把握不好容易导致本末倒置。
l 分享经验:
将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语言表达传递给学习者,同时解答学习者的提问。
优点:故事性较强、加深记忆、互动性较强。
缺点:学习者的提问可能是讲师之前没有预料的,对讲师能力要求较高。
l 在线学习: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优点:可用时间灵活、不受场地或者地域限制、对硬件设备要求较低、受众人群广、可反复收听。
缺点:互动性差。
l 参观:
对标杆对象进行实地感受和学习。
优点: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缺点:学习的重点较难把握。
统计分析示例:
A、B两个组织更加倾向于选择“示范性操作/演示”的培训方法,主要由于其培训课程以技能类为主,需要通过动作示范才能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C、D两个组织在培训方法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在线学习”,主要由于其属于销售型企业,销售人员没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在线学习这种比较灵活的培训方式更加适用。
表4-3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分析表
3.培训考核方法
【定义】对指定组织、指定时间段,培训课程所使用的培训考核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益昇eHR—培训管理—培训课程
【数据解读】
培训考核方法是指培训课程实施完成后所采用的培训效果二级评估的方法。一般包括:答题测试、操作测试、书面总结、现场提问等。
培训考核方法的选择与课程类别与培训方法有着紧密的关联。知识类的培训课程通常会采用答题测试的考核方法,用以衡量培训参加人员各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技能类的培训课程通常会采用操作测试的考核方法,从技能应用层面对培训参加人员进行考核;管理类的培训课程,通常会采用书面总结的方式,来评价培训参加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深度。有一些现场讨论类型的培训则采用现场提问的方式,不但可以带动培训参加人员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考察培训参加人员的应变能力。
统计分析示例:
表4-4培训课程-培训考核方法分析表
(二)学习地图
【定义】对指定职位应参加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益昇eHR—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地图
【数据解读】
学习地图是将职位任职资格、培训课程资源和员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培训体系规划工具,是开展培训和学习活动的源头。
按照学习要求,通常可以将学习地图中的课程划分为两类:
1.强制性课程
所有针对员工行为和态度提升的课程采取强制性培训的方式。结合实际需要,将任职资格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课程采用强制性培训的方式。
2.选择性课程
不硬性指定具体的课程内容,但要求达到一定的选修课时量。强制性课程的培训效果和选择性课程的选修课时量,可作为员工职位晋升的重要参考。
统计分析示例:
某组织经营管理类T10职位级别人员学习的课程主要针对领导力提升方面。财务管理类T10职位级别人员学习的课程主要针对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方面。市场营销类T10职位级别人员学习的课程主要针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战略方面。
市场营销类T03、T04等职位级别的基层职位,学习的课程主要针对客户的开发及谈判技巧提升方面,更注重于执行。
表4-5培训课程-学习地图表
(三)学习地图达成
【定义】根据学习地图的要求,对指定培训课程的学习达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课程的应参加人数以及最近两个年度内应参加人员中考核合格的人数。
【数据来源】益昇eHR—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地图达成
【数据解读】
应参加人数是指按照职位任职资格要求,应该学习该课程的人数。年度合格人数是指应参加人员在该年度完成该课程的培训并且考核合格的人数。
当一门培训课程对应的培训合格人数与应参加人数差异较大时,说明该课程的参加人员考核合格率较低,培训负责人需要重新评估该课程所面向的参加人员范围是否合理,或者对该培训课程重新进行评审。
统计分析示例:
表4-6培训课程-学习地图达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