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 钟鸣近日,中央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提到“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提升就业质量,增强内需提供坚实保障。终身职业技能,是指劳动个体在职业生涯全程中,为满足岗位和职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培训、自主学习体悟等多种形式所形成的技术和能力的总和。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终身职业技能方面走在前列:
首先,不断出台政策支撑。广东省层面,以《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和《粤港资历框架合作意向书》《粤澳教育培训及人才交流合作意见书》为统领,《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十四五”规划》为路线图,在资历框架、培训补贴等方面提供政策指引。各地市层面,深圳在落实教育部、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争创世界一流的实施意见》之上,今年接连推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工作方案》《深圳市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认定和奖补管理办法》等系列措施。
其次,持续推动机制创新。在模式探索方面,广东发布了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并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同时,实现资历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在试点示范方面,广东共有11所院校入选“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一批实验校名单,并连续两年开展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终身教育品牌项目”和“全民学习之星”的认定工作。
第三,统筹做好资源保障。在财政支持方面,2023年广东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工作经费安排共590万,相比2022年提升20%;香港也为部分参与职业教育的学员提供了津贴。在重点人群技能培训方面,2019-2021年,广东帮助26万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大学梦,报到率高达92%。
实际工作表明,终身职业技能既为劳动者延伸和拓展职业道路,又能切合技术变革、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支撑实现“稳就业”。接下来,建议大湾区相关部门继续巩固成果,优化提升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一是,继续增强终身学习氛围。团结香港基金在2021年9月发布的《跨界人才政策产学资历互通》报告指出,香港的持续学习参与率多年来均停留在20%左右,大幅落后于新加坡等国水平。《广东省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也提出,要继续在“构建服务全民广泛深入的终身教育体系”上发力。这种情况要求,大湾区需要适度增加各式各类教育与培训服务供给,继续通过读书月等全民类活动提升学习热情,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职前职后教育衔接。职前教育主要负责将新手培育为熟手,职后教育则助力熟手成长为能手、高手。青年学生是职教体系中的基础类别,还需要鼓励多元主体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重点突出企业的“再培训”职责,通过引入企业大学、内训师等制度,提升在职人员技能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复合型人才评价体系。终身学习特别是职后培训,有助于形成多维度的职场技能。当前,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两条路径并不相通,需要适当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进行评价体系调整,贯通晋升渠道,激发员工持续学习进步意愿。
四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在线教育平台优势。根据《中国综合性终身教育平台大数据报告》,广东是学习人数和付费用户最多的省份,在线服务的接受度较高。同时,腾讯课堂、YY教育等在线教育平台,为大湾区提供了良好的在线教育网络保障,可以将其作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的重要供给、整合渠道。
五是,继续加强粤港澳三地资源联动。粤港澳三地终身职业技能培育的理念一致,在课程合作、资格互认等方面已有探索和突破。接下来,建议拓展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适用范围,加快推动深圳与香港职训局合作,探索共建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共育全生命周期技能人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