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百姓对教育工作关注度的持续增高,“入园难”“入好园”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以下简称“人大幼儿园”)也在这样的呼声中数次扩增招生名额,为此也扩招了一部分新任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
机遇面前,新的挑战随之而来,如何能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确保办园质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解好这一难题,关键要靠教师队伍建设。人大幼儿园尤其下大功夫加强新任教师队伍培养,初步探索形成了新任教师“关键8个月”培养模式。
一、整体思路
根据以往新任教师培养工作的经验方法,结合调研数据,人大幼儿园将新任教师专业成长设定为3年,其中第一年由于其特殊性与重要意义,将其任务定位在“专业成长关键八个月”;第二、三年是以前期发展为基础的巩固与提升期,培训内容亦是对第一年内容的加深或延展。
整体目标:园内新任教师能够具备基础带班能力,专业素养得到一定提升,认同并有意愿在日常保教中践行园所文化与课程文化。
分级目标:根据园所制定的新任教师专业成长整体目标,为有效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提升,我园将目标细化,总结为“理论两熟知”和“实践四应会”,即熟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和游戏观察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会带常规、会上教学活动、会与家长做初步沟通、会指导幼儿游戏。
二、组织与实施
第一年作为新任教师成长提升的最关键年份,通常被称为“定型”的一年,本文也将重点介绍园内在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第一年中的实施路径。
阶段一:调研分析需求,制定成长目标
人大幼儿园此次在促进幼儿发展为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了目标制定的依据,总结为“三个基于”:一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坚持政策需求导向,从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两方面明确专业成长内容范围。二是基于对园内教师专业提升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结果,积极响应教师的成长需求,搭建有效的成长支架。三是基于园所文化与课程建设需求导向,立足园所实际,在指向未来发展的同时,探索文化传承路径。
阶段二:系统实施阶段
根据既定目标,我园随即进入了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实施阶段,具体内容包括:
常规我会带
常规目标树:教师选定某一个环节(建议从入园、离园等相对简单的入手),制定该环节中常规培养目标,通过自学--研讨-验证形成对该环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常规培养目标体系,并通过交流实现不同环节目标的补充完善。
常规“助力”树:引导教师通过亲身组织、模仿他人、求教骨干教师、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收集常规组织时的辅助措施,如儿歌、手指谣、小游戏等。
单个环节常规观摩:组织教师开展单个过渡环节的现场观摩与常规培养策略研讨,提升实践带导能力。
常规带导周小结:对班级幼儿的常规养成情况做持续周记录,并定期分享在带导中的好方法和遇到的困难。
活动我会带
领域关键经验大通关: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园所特色选定某一领域作为重点突破,通过自学-读书会-闭卷考核等形式,巩固教师对幼儿领域关键经验的理解与掌握。
说课展评(含教案交流):教师设计一节领域教学活动,开展说课展评活动,并不断提升说课与展示的能力。
教学活动评优:教师组织实施领域教学活动,提升组织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
教学活动观摩学习笔记:教师持续观摩学习骨干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与方法,定期开展学习收获分享会。
沟通我能行
晨间沟通案例交流:开展晨间入园阶段家长沟通案例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关注家长真实需求,积极回应家长。
一对一沟通情境模拟:模拟与家长一对一沟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梳理沟通方法及应对策略。
一对一沟通实战:开展与家长一对一沟通,通过复盘提升家园沟通质量,促进家园互信,增强教师专业自信。
家园沟通常见情境库:列举并梳理与家长沟通的情境种类,不断积累各类情境案例。
游戏我能懂
区域游戏自制玩教具展:教师制作一份区域游戏玩教具,对其趣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促进进行集中讨论分析,促进教师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与实践学习。
幼儿区域游戏故事展评:教师分享幼儿在玩自制玩教具时的游戏故事,提升游戏观察记录能力。
区域游戏观察分析交流:通过集中观察分析-个人分析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建立幼儿区域游戏行为分析的思路,提升分析的专业性。
区域游戏观察分析(个案追踪):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做持续性观察记录与分析,巩固教师幼儿游戏观察分析的能力。
在上述四方面内容的基础上,人大幼儿园以两个月为周期,作为各内容实施的主时段,同时在非主时段安排前期自学与后期巩固等辅助活动。另外同步开展教师THT活动,为新任教师提供同层级交流互学的平台。
三、策略与建议
(一)必修+选修——园所与教师是培训的双主体
通常的新任教师培训方案等都由园所制定,教师是参训者,此次人大幼儿园在目标制定前征求新任教师个人意愿并注重引导与鼓励,更是首次在内容与形式选择上实行“必修+选修”模式,严格参照教师专业能力的各个板块,纳入必修部分,教师可在平行内容中自主确定学习的顺序或重点,如A、B两位教师同为新任教师,常规培养、沟通策略等就是其第一年的必修学习内容,领域教学虽然也是必修,但在第一年选择哪一领域作为提升的重点,将由教师和园所共同决定。
(二)问题核心式——内容上由知识核心转为发展核心
从调研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保教实操的需求很高,因此在确定内容时,人大幼儿园一改以往的知识体系为核心架构的思路,变为问题核心式,通过问卷、访谈、查班分析等途径,选取一系列新任教师最想也最有必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库。
(三)流动导师制——形式上由固定导师变为流动导师
新任教师乃至全体幼儿教师在实践中会持续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与问题,上述问题也只是列举了部分,鲜少有教师能够对所有问题都给出回应或提出实践指导建议,因此我园此次变固定导师制为流动导师制,即根据教师对某一领域、某一主题的掌握情况,选定不同人选作为实践导师,参与经验交流、案例展示、观摩研讨等活动。
(四)教师互侪式——集中培训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
除了固定主题的培训活动,人大幼儿园还借鉴新式培训理念,在园内开展教师THT活动,即教师互侪式学习,主环节通常由当次活动志愿教师近期遇到的调整情境,其他教师提出应对建议(不要求必须是自己实践过的),任何人对任何建议不打断、不评价,由志愿教师选出自己认为当下最想尝试的策略,并于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予以实践反馈。不难看出,活动中学习的题目、内容都来自教师,教师既是主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学习者也是评价者,这样一是能激发教师主观学习意愿,二是能增进教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群面临相同困境的人一起尝试解决问题,三是能快速形成教师实践问题策略库。
四、成效与收获
目前,“关键8个月”活动在园所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积累了一定的新任教师培养策略,并形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手教师百问百答》经验集;新任教师专业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近2年内有8人论文在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奖,5人承接过区级以上观摩任务,100%的新任教师职称得到晋升,全园(含新任教师)稳定率保持在95%以上。(田岩、曹春香、郑宇红、李天舒)
作者:田岩 曹春香 郑宇红 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