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公告安排,招录顺序本应该是笔试之后是面试,但是现实却在中间添加了一个“选班”的环节,形成了“想上岸必须报班”的大众认知。面对网上“该不该报班”众说纷纭,咱们先认识下培训班,以便去掉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更冷静的去作出选择。
先说个自己的经历来开题吧。
2016年第一次进面,招2第3,需要翻盘。为了另辟蹊径,自己参加了一个当地新成立且颇具特色的小机构。当时,一个综合分析题型分的很细,林林总总的分了十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一个模板,也许是自己学艺不精,也许是运气差遇到了复合型考题,反正我是第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模板。思考时间只有那么几十秒,所以自己只能跟着感觉答题了。最终以总分第3的成绩无缘上岸。
在去年,因为个人情况抽不出时间,就把同事一位大姐的孩子推荐到这个培训班了,毕竟,这个培训班确实还是有一些自己的风格、特色的。结果,等自己抽空给这位女孩提提建议的时候发现,这个培训班的答题模板,竟然6年时间了没有变化。细想想也有情可原,面试答题,哪有那么多的模板可寻找,毕竟一个小机构,每年带的学生数量有限,放进这么多的考生中,也是很难被带上“模式化”的标签的。
好吧,现在进入正题。谈谈我理解的培训班(特指实地班,不包括网络课程)。
第一 培训班真的有用吗?
培训班肯定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初次进面的小白,帮助还是很大的。而参加过面试班的考生,我建议自己回忆下,多注意练习就好了,没必要再去花这个冤枉钱了。
第二 在培训班可以得到什么
1 实战演练。无论是自己平时多么爱说、能说,亦或者是自己能够组织家人模拟一个拟真考场,效果还是比不上培训班的实战演练的。走一走流程,感受下候考的激动心情,体验下进考场后的紧张情绪,无疑都是对使用考场氛围有很大帮助的。
2 模板。培训班都有自己的一套答题模板,学习每一个题型的时候,都会有专用的模板,从而把问答题变成一道简单的“填空题”。这些模板,会让考生从最初的“无话可说”很快提升到“口吐芬芳”。尤其对于小白来说,把这个进步比成“质的飞跃”一点也不夸张。但是,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在自己快速入门的同时,也陷入了“模式化”的另一个窘境。一方面是因为培训班的模板都大同小异很类似,学了并在考场上使用的人占了绝对比例;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模板和题很难完全契合。就像平时形容一个人,用模板说就是“有鼻子有眼有嘴巴”,乍一听很有道理,仔细琢磨会发现,无非是把一些共性的东西说出来而已,用来形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万能。此时,我们不得不换位思考下,就如我前期写的帖子《一切以考官为中心》中提到的,考官到底是想听什么?
3 素材。培训班会提供很多的教材,包括历年真题、名言警句、政策用语等,而且很多很丰富,但是,这么多的东西,利用早读、晚自习的时间,要在十来天左右的时间里记住并且会熟练应用,我个人是无法做到的。
第三 该选择保过班还是基础班?
当然,不同的机构起的名字也不一样。反正一类就是费用比较高,不过全退,另一种就是费用较低,过不过都得付费的。其实,大家上课都是在一起的,老师也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费用有区别,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能力情况进行的一次“豪赌”。所以,自己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如果感觉自己实力比较强的,可以选择基础的,如果自己需要翻盘或者上岸可能性较小,那就选择包过的。但是,最近几年的收费也进行了调整,除非学费特别高的,不然就算不过也会扣除一部分费用,别不平衡,培训班不是公益机构,是要盈利的,何况,培训班的盈利模式本就是概率问题。拿一个市的考生和培训班来说吧,考生不在这个就去那个,反正最终肯定会有三分之一的考生上岸。再拿一个班来说吧,只要有三分之一的考生上岸,培训班就业绩斐然了。
说这些,不过是让大家的费用花的明明白白而已,其实,该参加还是要参加,权当是不托关系不求人、只花钱买个稳定工作就行了。
第四 培训班可以实现逆袭翻盘吗?
这个结果是不确定的。要看培训班的质量、水平,也要看自己的潜力和悟性了。这里,引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一句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执着,不能把培训班的内容当做全部和唯一。在《书说》一文中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当你完全执拗于培训班所传授的一些东西,其实在自己给自己贴上“模式化”标签的同时,也堵死了自己的翻盘之路。
前面说过,各个培训班的内容,大同小异。考官也知道培训班的存在,所以,在考官眼里,大家的答题如出一辙,基本等同于来自于同一个机构。那么,历年各个考场分数拉不开的原因也就找到了。
曾经一个考生拿着一个人际关系题来问我,我说出思路后,她说老师不是这么讲的。我反问“你也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你自己感觉哪个方法可操作性更强?”所以,我的建议是,培训班的东西要学,也要自己多途径去学习、去研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会比较、会择取,争取形成一套自己的风格体系。
我常给翻盘考生的一个建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别的考生没有的得分点,我要关注到,别人关注到的我做到极致。不然凭什么让考官眼前一亮?凭什么让考官单独给你高分?你总得给考官一个打出高分的理由和借口吧?
第五 培训班真的有宣传的那么厉害吗?
这个问题我前面的帖子有提到过,就不再详细多说。
宣传都是说自己好的,哪有说自己不好的?又不是开民主生活会。
所以,还是自己去看、去对比、去择取。别看广告、看疗效。
第六 培训班的老师都是在职公务员吗?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清一清嗓子说点官方的话吧:全国知名机构的老师基本都是全职的老师,何况,按照《***管理条例》来说,在职的公务员是不允许盈利兼职的。但是,问问身边的体制内的新人,每次公务员考试前,肯定很多拐着好几个弯儿的人能找到自己取取经,这个不在少数。
这就存在一个答题方面的分水岭了。众所周知,公务员面试题,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应急应变,组织计划还是综合分析,都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公职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素质的。一个没有这方面经历的人来传授经验,确实有点为难他了。但是,在一些方法上向高人请教过的。
就拿可操作性来说,培训机构的老师可能更倾向于“看起来很美好”,而真正有过经历的人更倾向于“用起来很有效”。
第七 培训班都是多少人一个班?
这个因机构的规模而异,但是这也是自己报班的重点。大家多希望自己能够在培训班多学点知识,这就需要得到老师的更多指点。所以,一定要和培训班确认好,到底是多少人一个班,会不会人太多,或者尽量选择人数少的精品班。曾见过一个机构300人一个大教室,如此规模导致老师根本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也没法时时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更无法监督学生把这些问题尽快改正,一般也就是告诉考生有什么问题,然后让学习自己去改。
曾经遇到一个考生,从一个近几年新起来的机构学习了八天后,说话口头禅特别多,我问他“老师没有告诉你这个很拉分吗”,该考生回答说“我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老师也告诉我让我多注意,可是,我自己不知道怎么改正啊。。。。。。”我连续给他出了两个组织计划题,结果,答题内容百分之七十都是一样的内容。等我出第三个人际关系的时候,他说“哥,这三个题不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