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社会心理学(新)
( 单选题 )1.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 。
A. 社会哲学阶段
B. 哲学思辨阶段
C. 经验描述阶段
D. 实证分析阶段
- 正确答案C
- 答案解析: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108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82页
( 单选题 )2.社会行为公式B= f(P,E)中,B指( ) 。
A. 行为
B. 个体所处的情境
C. 个体
D. 函数关系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勒温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10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79页
( 单选题 )3.社会行为公式B= f(P,E)中,P指( ) 。
A. 行为
B. 个体所处的情境
C. 个体
D. 函数关系
- 正确答案C
- 答案解析:勒温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10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79页
( 单选题 )4.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 观察
B. 实验
C. 思辩
D. 归纳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107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81页
( 单选题 )5.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 。
A. 情绪状态
B. 过去的经验
C. 个性特征
D. 所处的情境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10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79页
( 单选题 )6.社会行为是由(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 社会因素
B. 现实生活
C. 周围环境
D. 即时情境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10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79页
( 单选题 )7.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 。
A. 行为
B. 函数关系
C. 个体
D. 个体所处的情境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勒温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10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79页
( 单选题 )8.麦独孤(W.McDougall)用(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 认知过程
B. 学习
C. 社会影响
D. 本能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麦独孤是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108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简史—P81页
( 单选题 )9.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
A. 心理分析
B. 行为主义
C. 认知理论
D. 人本主义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11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概述-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89页
( 单选题 )10.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
A. 存在主义
B. 自我实现
C. 人的尊严
D. 观察学习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提出的,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概念,属于新行为主义的范畴。存在主义、人的尊严、自我实现三个概念和人本主义密切相关。 对应参考教材: 《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社会主义学习流派-P37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89页
( 单选题 )11.性别表示男女在( ) 。
A. 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 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 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 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P123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P95页
( 单选题 )1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
A. 反思自我
B. 客我
C. 社会自我
D. 镜我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人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6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9页
( 单选题 )1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 )的观点。
A. C·罗杰斯
B. M·米德
C. W·詹姆士
D. K·勒温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觉知的体系和认识自己的方式。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6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9页
( 单选题 )14.不属于社会化的载体的是( )。
A. 家庭
B. 大学
C. 杂志
D. 意识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媒 4,参照群体。意识不属于社会化的载体。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P122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社会化-P95页
( 单选题 )15.企业家属于( )的社会角色。
A. 表现型
B. 功利型
C. 开放型
D. 创新性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按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前者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124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97页
( 单选题 )16.自我概念(self)是指( ) 。
A. 人格中的监控成分
B. 人格中的本能成分
C. 人的真实的本体性
D. 人如何看待自己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也就是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6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8页
( 单选题 )17.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 。
A.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 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7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9页
( 单选题 )18.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 。
A. 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比如官员由于渎职下台,就是角色失败。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126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98页
( 单选题 )19.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
A. 主我
B. 客我
C. 镜我
D. 超我
- 正确答案C
- 答案解析: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6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99页
( 单选题 )20.现实生活中,个体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 )。
A. 印象定位
B. 角色期待
C. 基本规范
D. 评价标准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就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125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角色-P97页
( 单选题 )21.全部社会化的前提是( ) 。
A. 性别社会化
B. 政治社会化
C. 道德社会化
D. 语言社会化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P123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社会化-P95页
( 单选题 )22.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
A. 自尊=成功/自信
B. 自尊=成功/抱负
C. 自尊=自信/抱负
D. 自尊=抱负/成功
- 正确答案B
- 答案解析:詹姆士提出了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9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01页
( 单选题 )23.自尊是个体对其( )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 社会角色
B. 自我概念
C. 自我意识
D. 自我价值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自尊的定义。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29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自我概念-自我、身份与自尊-P101页
( 单选题 )24.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 ) 。
A. 近因效应
B. 光环效应
C. 刻板印象
D. 首因效应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33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05页
( 单选题 )25.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 ) 。
A. 平均模式
B. 中心品质模式
C. 加法模式
D. 加权平均模式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加权平均模式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性的重要性。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34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06页
( 单选题 )26.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归因于( )。
A. 社会视角
B. 行为主体
C. 刺激客体
D. 情境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共同性信息和一致性信息。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情境的归因。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归因-P138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归因-P109页
( 单选题 )27.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
A. 社会适应
B. 信息干扰
C. 先入为主
D. 以偏概全
- 正确答案D
- 答案解析: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者缺点变成光圈并被夸大,其他的优点或者缺点也就隐退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33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05页
( 单选题 )28.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 ) 。
A. 图式
B. 核心知识
C. 框架
D. 内隐认知
- 正确答案A
- 答案解析: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P131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P103页
( 单选题 )29.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 ) 。
A. 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 总体印象
D. 客观印象
- 正确答案C
- 答案解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是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对应参考教材: 《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34页 《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P105页
( 单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