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社会心理学实践现场。
而培训工作,更是一个研究人、事和环境的复杂工作。很多(社会)心理学的定律、效应、理论。心理学和做培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培训师应该深入了解培训对象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更易于学员接受的方式,将知识转移到他的脑袋里,这样的培训才有效果。如果培训师一味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特点及感受,无异于在对一个小孩说相对论一样。
下面我们将从成人学习特点与心理学理论两个层面来阐述。
对于成人的学习特性,一直是众多成人教育理论家所关注和致力研究的问题,著名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家诺尔斯、达肯沃尔德、梅立安等人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综合它们的观点,人们一般认为成人员工具有下列学习特性:
成年注意力持续时间段
随着年龄增长,成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在下降,因此学习的精力有限。
成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遗忘速度快。美国学者桑代科曾针对成人智力进行实证性研究,通过对14-50岁的成人进行试验研究,发现智力发展的高峰期约在22岁,此后每年递减1%,直到42岁为止。在机械记忆、感知能力下降的同时,在意义记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却不断增强。以感知、经验为主,观察能力成熟;总体呈现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学习特点。
研究发现成人在45分钟课堂学习中注意力的变化规律,从第5分钟到第15分钟注意力快速提高,第15分钟至20分钟注意力快速下降,第20分钟到第40分钟注意力有缓缓提升,最后5分钟注意力又开始下降。
因此培训师需要通过更丰富的教学形式,比如互动,讨论等调动学员思考,从而强化教学的效果。
成年人有丰富的知识阅历
成人承担了多种的社会家庭角色和社会职责,这使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成人的学习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再学习、再教育。成人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学习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成人继续学习的基础和依托。
同时,由于成人的个性差异,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等原因,成人的经验表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诺尔斯就认为,成人的经验是成人学习过程中一项宝贵的资源,成人员工的丰富经验除了可供其个人在学习中充分利用之外,同时还可供员工群群体之间相互利用,以取长补短,共同探索。总之,丰富多样、充满个性的经验应当在员工培训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加以充分的利用。
成人的这一特点对其学习活动有如下特殊意义:
- 成人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新经验的有机结合使成人的学习更加有效和有意义,结合经验的教学活动效率会更高。
- 在学习活动中,成人本身就可以被当作学习资源,这种资源既能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利用,因此相互交流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成人的经验有时会形成某种学习定势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成人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
成人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以及时、有用为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这一特征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一项在中国在职人员中的调查表明,有80%以上的成人员工出于职业发展这类动机而参加学习活动。这是由于成人员工在生活中担当了多维的社会角色,都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变化,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履行自己的责任能力。成人明确的学习目的使得成人在学习中表现出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为核心,追求学习的直接有用性和时效性。
因此,成人更喜欢问题中心或任务中心的学习方式。教育活动对成人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他们能够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并具有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员认为学习的内容对解决问题或者完成任务没有帮助,则学习效率会显著降低。
成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成人的学习一般都是发自内心的,我希望学习什么东西。如果成人感觉有现实或迫切的需要就去学习,有强烈的自我指导式学习的心理愿望。成人学习的内在激励因子是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成人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和进度学习,在轻松、愉悦、友好的环境下,学习效果会更好。一旦成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方面有欠缺,他就会很自觉的去学习。
成人学习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对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学习应该以知识为主,让学员知道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内容;对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学习以技能为主,让学员掌握学以致用的技能;对于知道自己知道的人,学习应该挖掘潜力,让学员发现还有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内容;对于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人,学习以态度为主,让学员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化,发挥更大的价值。
此外,成人还有渴望尊重,注重细节等特点,在培训过程中也需要注意。
掌握成人学习的特点,对于更好的完成知识的传播非常有帮助,再了解培训中成人的学习特点后,适当地掌握一些心理学原理,可以让培训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心理学原理之一:经典条件反射
这个心理学实验是针对动物的,那对成人的教学来说,也有参考价值。俗语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于是产生某种情绪,也是条件反射,因为场景和过往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比如,听到铃声,我知道要上课了,开始学习了。所以,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给学员建立一些和学习有关的条件反射,一旦出现某种情境,OK,他们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
条件反射的应用场景:
首先培训中,讲师设计案例时,要模拟学员的工作场景,当学员看到案例,就会回想起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在讲师的带动下,学员会进行思考,用心听取讲师的内容,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猎头公司.这时的案例就相当于,提醒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
其次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讲师也可以用到条件反射。讲师说:我们在工作中要团结紧张,还要什么?学员说:严肃活泼。讲师说:对!我们要劳逸结合。这就是讲师利用学员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达到条件反射一样的互动。讲师说:知己知彼,才能怎样?学员说:百战不殆。讲师说:所以我们要非常了解客户,下面我们看了解客户的三个方面。总裁猎头.于是课程得到了延续,讲师此时也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等等这些授课方法,我们都是在用条件反射原理。
心理学原理之二:马斯洛需求层次
所谓需求层次理论是说,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有衣服穿,有饭吃,才有心思做别的。首先吃饱穿暖以后,要追求安全感,环境的安全也好,身体的安全也好,心理的安全也好。然后是“安而后能虑”,获得安全感之后开始考虑社会需要,有社交的需求,想交一些朋友,有朋友在一起才更有安全感,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也可以在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找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最起码有人愿意听他的观点,他在团队中是被接纳和认可的,也就是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最后他的境界提升到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为社会做些什么,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想活得更有价值,于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应用场景:
学员在小组里,就某个主题进行了研讨,讲师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学员在讲师的引导和带动下,进行分享。这样的分享,满足了学员被尊重的需求。尤其是中高层的学员,他们本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讲师要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和大家分享。简单地来说,讲师首先要尊重学员,学员才会尊重讲师的观点,尊重课程内容。
总之,作为专业讲师,要考虑每个细节,尤其是要站在学员的角度上考虑,如何能帮助学员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学习。培训现场有两个讲师,一个是站在台上的讲师,另外一个是学员旁边别的学员。在大多数培训中,促动学员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比讲师讲述更重要,讲师是培训的引导者,而不只是传授者。有时,学员讲师比讲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