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波士顿教育创新系列专题】波士顿是美国东部的创新引擎,很多的创新都从这里开始。本专题结合国内教育创新的热门方向,实地走访当地的教育创新组织,通过采访了解他们的新思路与新实践,给国内的教育创新者提供新的灵感与思考。
社会变化得越来越快,对很多人来说,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职场积累的经验,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变化。尤其是进入职场之后,会产生更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不仅是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也是结识新的人脉、融入新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应用于职业发展。为了满足这些新需求,在波士顿,围绕职业教育的创新服务应运而生。
Shorelight:在职者不用辞职就可“出国留学”
提到职场充电,很多人会马上想到去校园进修,再拿一个学位。但是对于想出国深造的职场人士来说,这不是一个容易下的决定。因为出国留学要重新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要放弃现在的工作,而最后深造完,可能还得回国重新找工作。
驻扎在波士顿的留学服务创新公司 Shorelight,针对身在职场、考虑出国深造再拿一个文凭的职业人士开发出一个实验项目,帮助职场人士实现不用辞职就可以获得“出国留学”的体验,最终拿到美国大学文凭。
和传统的留学服务公司不一样,Shorelight 扮演的不是简单的中介角色。基于对学生需求与大学需求的双向了解,他们与美国的大学合作,开发创新的学位项目。“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生所在的国家,无论是在实体的校园还是在虚拟的云端,我们希望能带给学生与众不同的教育体验,让有全球视野的校友遍布世界。”
Shorelight建立的部分大学合作伙伴(图片来自Shorelight)
最近,Shorelight 开发出的这个创新的留学项目是和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合作的电子与电脑工程硕士学位项目(The ECE M.S. Field Degree)。 这个硕士学位项目选择的是该校最出名的电子与电脑工程专业,项目时长16个月,职场人士可以在不辞职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修完,完成职场生涯中学术进修的无缝对接。目前,这个学位项目的试点国家在中国。其中三个学期的上课地点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一个学期(夏天的三个星期)学生可以选择到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上课。授课教授均为麻省大学教授。
为了保证教学体验,Shorelight开发了一套在线直播系统,辅助美国的教授与在中国课堂里的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摄像头的清晰度能让教授看到每个学生的表情。”项目的负责人Chris说。目前,Shorelight 还在波士顿的办公室修建“课室”,准备将这套线上系统应用于总部与世界各地100多名员工的实时沟通。“科技改变我们学习与沟通的方式,作为一家公司,我们也需要这套系统,来和员工们一起沟通新产品、新文化。”
和在中国开分校的美国大学不同,Shorelight试图用这种模式,一方面缓解美国校区接待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不必在当地建大学、而是通过与当地的学校合作,更低成本地将原汁原味的教学体验带给当地的学生。同时,因为有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减少了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比如课程授课都是英文,但提供中文语言的支持,“PPT提供英文和中文两种选择,每节课都有两个懂中文的老师在现场,实在不行,还可以问他们”。
此外,项目不但不影响学生现有的工作,也有可能带来新的职业机会。学生可接入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校友系统,并有机会到与校方建立联系的博时、苹果、微软、亚马逊、GE等公司做项目、实习、甚至就业。
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科技公开日活动(图片来自Shorelight)
目前,该项目正在中国进行测试,第一期课程招收了8名学生,从二十多岁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到四十多岁的职场管理层,他们的背景全不相同。
Ace是工科背景,工作了两年,曾在一个机器人公司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希望通过攻读学位发展专业技能,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和中国传统的考研对比之后,他看中这个项目可以“最好、最快地接受国外的教育”,做了申请。
Tony做了近20年的软件开发,但最近一年才开始接触嵌入式软件开发,感觉很多知识需要系统地学习,于是他开始关注各种课程。前几年,他一直在看国内的研究生,但考国内的研究生需要学政治等实用性不太强的东西,到国外脱产读书,时间和机会成本又太高。后来看到这个课程,觉得“工作生活都不用间断,再合适不过”。之后,他获得了公司的支持,拿到了奖学金,自己只需要付一半学费,打算攻读完学位之后继续留在原公司工作。
在船舶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职位的Dingsheng,工作已经八年多,从事的是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强度验证和审批工作,和课程专业并没有太多直接联系。选择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受妻子的鼓励,“接触一下计算机的逻辑训练,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未来职业的发展,他处于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行业,想接触一下朝阳产业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来提高自己。“如果将来创业,也可以进入交叉学科领域,不用受限于现阶段的知识领域。”
(图片来自shorelight)
对该项目有意向的学生在上海交通大学与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教授开会
在上海的这个实验只是个开始。下一步,Shorelight会开发更多的课程项目,并且把这种课程模式推广到更多国家。据悉,目前他们已经和印度的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
Startup Institude:八周融入科技创业行业
“传统公司的职业技能不一定能够适应创业公司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就因此失去他们在创业公司的工作机会。”
如果说,Shorelight试图在学术领域加速职业教育,Startup Institute 则是从创业的角度出发,来加速职业教育。
在波士顿的创业圈,Startup Institute 小有名气。面对创业公司快速增多,创业公司里科技相关的工作需求快速增多的现状,Startup Institute一方面给快速增长、求贤若渴的创业公司持续提供人才,另一方面帮助想要进入创业公司工作的职业人士提供相关技能、文化培训,以及资源网络的接入。它不简单是一个职业培训项目,更是创业生态圈的构建者。
不仅学习技能,也学习文化
无论有没有创业公司工作经验,有没有技术相关背景,都可以申请Startup Institute八周的职业加速课程项目。在申请的阶段,Startup Institude的招生官不仅会看申请者目前的工作与技能,也会看他们喜欢什么,期待什么,从而帮助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不是所有的申请者都能通过,为了确保学员最终都能进入创业公司工作,Startup Institute的招生官也会看他们是否有适合创业公司文化的潜质。
Startup Institute的项目介绍会(图片来自Startup Institute)
结合创业公司的需求,Startup Institute设计了四门课,包括产品与设计、技术营销、销售与客户管理以及网页开发。每个学生会选择其中一个课程方向,以为某一个创业公司做项目,解决一个现实的商业问题的形式,通过实践来学习。所有的课程都由实际的行业从业者教授,比如网页开发者、设计师、营销专家等等。除了专业课之外,所有的学生都会上关于创业公司文化的基础课,了解应该如何融入创业公司的文化与节奏。
(图片来自Startup Institute)
数字营销课程的学生的作业之一-管理Startup Institute的Instergram
接入行业相关的网络与资源
Startup Institute充分接入了当地的创业生态圈,与80家创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认为和在招人的创业公司保持活跃的工作关系很重要,因为这能确保我们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保证学生发展的技能是和当今创业环境高度相关的。”对于Startup Institude来说,他们与创业公司的合作关系不是简单的输入人才,而是让雇主在不同环节与学生有不同的互动,包括邀请创业公司的行业领袖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在就学期间与创业公司合作项目,根据创业公司的需求进行定向推荐等。
(图片来自Startup Institute)
Startup Institute举办的“Inspiring career in Design"活动,邀请创业公司里相关行业的从业者现身说法,分享他们是如何进入设计行业的
“就像那些大的咨询公司总是从常青藤高校找人才一样,我们从Startup Institute找到已经受过训练、准备好和我们一起创业的人才。”Ladder营销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Michael说,“我们60%的员工都是从Startup Institute毕业的。”Michael分享了他如何在Startup Institute招到第一个员工的故事。“我在Startup Institute教授营销的课程,在那个时候,我就注意到Wilton,一个总是问很棒的问题的学生。下课之后他邀请我一起去喝杯咖啡,在和他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在为Startup Institute做一个为自由职业者营销的项目,需要一些支持。我提出我想邀请他来Ladder的团队一起做这个项目。我很庆幸自己下手够快,一个星期之后,在Startup Institute举办的Talent Expo人才交流会上,他做完分享之后,有七家公司想要雇用他。”
(图片来自Startup Institute)
由Startup Institute举办的Talent Expo人才交流会,“毕业生”会有60秒的时间介绍自己有什么能力,能给创业公司带来什么价值。现场也邀请创业公司合作伙伴,科技领袖等创业圈里的相关社群成员,直接进行人才对接,也给毕业生提供与行业相关人士社交的机会。
在Startup Institute“毕业生故事”的页面,或者直接在网上搜,都可以找到不少学生分享的故事。来 Startup Institute 完成职业转型、加速的学生,有的从家庭主妇变成了营销专家,有的从政治倡议者变成了销售代表,有的从影像制作者变成了用户体验设计师,有的从实体零售的行政人员变成了Twitter的数字营销者。对于他们来说,Startup Institute不仅仅是一个快速学习相关技能的地方。事实上,八周的时间,并不能帮助他们精于某种技能,关键是Startup Institute让他们“快速融入创业公司的文化,认识对的人,掌握了相关基础技能,并且知道在实际工作当中他们还需要什么”,从而很好地帮他们准备了下一步职业发展的转换。
Startup Institute的校友故事页面(图片来自Startup Institute)
Shorelight和Startup Institute,从学术和行业的两个角度,试图给今天的职业人士带来一些新的价值。他们的项目设计带给我们两点关于职业教育创新的思考:
1)职业教育不是“停下来学习”,而应关注如何配合职场人士动态的生活方式与职业发展,创造“一直往前”的感觉。
2)职业教育不是“技能知识培训班”,而是职业加速器。技能与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如何应用这些技能与知识,可以到哪里应用,才是关键。
作者介绍:
杨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员,9年中国年轻人群体和青年文化研究经验,美国NAMAC艺术领导力项目学者;同时亦是活跃的文化联结者与社群营造者,致力于赋力年轻人带来的改变。曾发起50场年轻人意见领袖分享会议、各种规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题的社区艺术项目,并被邀请在香港MaD大会,DFC中国年会,TedX演讲。著有《胡同里的沙发人类学》豆瓣上架电子书,曾供稿《城市画报》《大学生》《时尚cosmo》《时代周报》等媒体。
1、本文是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