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最缺工”、就业开新路……湖南这两地培训焊工促就业的启示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记者 贺威 通讯员 武倩
日前,花垣县焊工石金良,在县人社局开办的焊工技能培训班上“回炉再造”。“持证上岗,按培训要求安全操作,加点油一个月工资1万以上不成问题。”石金良高兴地说。
通过大量市场调研,花垣选择了用工市场缺口大的焊工作为技能培训项目,培训一人上岗一人,花垣焊工十分抢手。花垣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朱长江介绍,近两年,与珠三角、江浙沪等地区多家优质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建立了订单式培训计划,今年一季度已培训了1000人。
常德市针对其装备制造行业焊工短缺的现状,从2019年开始,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契机,大力实施焊工专项培训,打造“常德焊工”品牌。目前,在市内就业的焊工总数达到1万人以上。
花垣和常德瞄准最缺人的职业进行技能培训,为稳岗扩就业开辟了新通道,有几点启示可以借鉴。
启示1:把最缺工排行榜当就业指南
连续两年来,人社部发布的最缺人职业,焊工都排在前十。今年初,人社部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焊工仍处于第十二位。可见,焊工人才长期稀缺。除此以外,制造业等岗位长期招人难,快递物流业等用工缺口也周期性加大。换个思路按图索骥,何不把最缺工排行榜当成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指南,培训相对应的工种?
“最缺工”排行,许多是市场有需求,青年富余劳动力有意愿的工作。特别是焊工等制造业类,技术含金量比较高、工作相对比较固定、工资也比较高。90后肖猛,原本在外打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了在常德职业技术学校的专项焊工培训班。培训合格后,通过人社部门推荐及个人与企业的双向选择,肖猛留在了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现在每月能拿8000多元工资。
启示2:敢于“无中生有”闯出一片蓝海
对于没有产业基础的农业县花垣来说,打造焊工品牌可谓“无中生有”。这看似大胆的“无中生有”背后,其实凝结着花垣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细心考察的“久久为功”。从2020年开始,花垣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前往花垣籍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进行考察,跟踪市场并深入企业调研,最后才推出“花垣焊工”品牌建设计划。
湖南这样“无中生有”的例子并不少。在“中国辣条之乡”平江,辣条行业安排就业近7万人。新化文印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现在拥有熟练技术人员30余万人。湖南的工程机械经过数十年发展,目前从业人数达10万人以上。当一个渐成气候的产业或者劳务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给予它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回报给社会的不仅是GDP,还有关系民生福祉的就业。
启示3:技能培训既要厚积薄发也要伺机而动
湖南是“工业强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都是湖南的亮眼名片,其工程机械规模更是从2010年到2020年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焊工在湖南有工业基础,同时还有艾爱国、易冉等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技能能手作为模范榜样。这毫无疑问为焊工技能培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还有完备的培训体系和品牌效应加持,焊工培训容易出师,也容易获得市场认可。这是厚积薄发的基础。
要厚积薄发,但也不能忘记伺机而动。就是要对市场动向、国家政策调整、区域发展规划变化等快速反应,及时调转方向。花垣焊工根植于湖南的产业土壤,繁茂于对市场需求的伺机而动。
启示4:着眼未来、未雨绸缪应对机器与人争饭碗的挑战
目前,在人工智能助推下,焊接机器人技术在焊缝跟踪、信息传感、智能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安装焊接跟踪系统,这一方面能够减轻焊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情况下,不懂技术也不愿意学习的焊工必然面临着淘汰。要想在这一行站稳脚跟持续发展,焊工必须不断学习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本领。这也提示各地焊工职业技能培训必须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新兴技术培训,注重对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
焊工并不是面临人与机器争饭碗这一挑战个例。目前人工智能的入场,给教育培训、传媒出版、工业制造等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影响,用工需求衰减这一状况普遍存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着眼未来、未雨绸缪,或是不变的答案。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