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技能培训人人享”,让每一位来莞在莞人员都能得到技能培训、技能提升。近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印发《东莞市“技能培训 人人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打造“技能培训 人人享”品牌,确保东莞市职业技能培训对象全面、内容多样、方式灵活、服务精准、带动性强、效能显著,使品牌成为服务企业的“直通车”。
根据《工作方案》,东莞计划全年向全市全体劳动者发放技能培训券,送达培训信息,告知劳动者学习享受技能培训的各类途径,满足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员工通过学习提升技能素质,提供各类高技能公共实训服务18万人次以上,完成“项目制”技能培训8万人次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次以上,每月向社会更新各类技能培训项目。全年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过5.7万人次,推动超过35万人次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
分类识别,动态掌握各类人群的培训需求
开展以促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发挥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乡村工匠”“农村电商”等重点工程的引领作用,根据全市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退役军人、城乡困难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脱贫人口家庭、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特困人员、残疾人、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特点、就业意向、培训兴趣等情况,统筹培训资源,实施“培训+就业”模式,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对完成技能培训且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群体,做好就业帮扶服务。
开展新入职员工“入职第一课”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开发“入职第一课”职业能力培训包,帮助用人单位提升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素养、基本劳动技能、安全生产意识、工伤预防意识以及其他基本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发挥东莞市 “国家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重点联系城市”作用,坚持就业导向,积极开设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工种,以及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全媒体运营师、电子商务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职业工种的培训课程,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项目推进,多元化实施“人人享”培训项目
持续优化线上技能培训。汇聚全市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能领军人才等资源力量,开发制作线上固定课件、远程直播等优质技能培训课程,全年开发慕课课程60门以上,丰富“技能莞家”小程序课程内容,涵盖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汽车、电子电工、物流和“粤菜师傅”等多个项目,力争覆盖500万人次。
持续推进“项目制”技能培训。引导各镇街(园区)紧紧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制定并公布全年培训计划,更新、推广优质和技术水平高的培训项目。
为企业量身定制高技能公共实训服务。聚焦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基地”实训平台体系作用,将技能服务资源下沉到“最后一公里”,精准有效服务企业。促进分基地“一企一课程”量身定制技能服务,面向社会提供现代制造业、汽车技术、工业自动化、物流、烹饪、计算机高新技术等专业技能培训公益实训服务。
开展以企业为重点对象的技能等级认定考评业务培训。全年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共培训监督员、考评员、考务人员等1000人次以上,覆盖全市400家用人单位。
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与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合作,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方式,培养企业急需中、高级技能人才,全年开展新型学徒制备案培训4500人以上。
有效送达,多渠道宣传“人人享”政策
动态更新公布技能培训信息。统筹收集全市各部门、事业单位、协会(学会)、社会组织等单位的各类技能培训课程信息,通过政府部门官网、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实现技能培训随时可查询。以每月1次的频率,在“技能莞家”小程序中更新东莞市技能培训机构、技能培训课程信息、技能考试信息等,让群众知晓。
制定公布急需紧缺工种目录。编制《2023年东莞市急需紧缺工种目录(3-6类)》及紧缺工种分析报告,围绕当前东莞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基于东莞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现状,全面分析全市技能人才现状和需求,确定东莞市急需紧缺工种50-80个,为技能培训、补贴申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人才入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多举措送达技能培训政策。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服务,通过“技能服务百企”政策宣讲团或服务队,及时向百家重点企业及其员工宣传技能政策,向百家重点企业高管邮寄技能政策宣传小册子。重点做好企业人社服务专员政策培训,发挥企业人社服务专员指导员工的作用,深入企业宣传推广技能培训政策等。
全覆盖发放技能培训券。通过电子社保卡一次性向18-60周岁已在莞参保人员发放技能培训券,及时识别并向18-60周岁新来莞新参保人员发放技能培训券,推动实现每一位来莞在莞人员愿享尽享即享技能培训。
夯实基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建设
扩容提质“技能莞家”培训平台。推动“技能莞家”小程序扩容,推行个人注册平台学习实名制,满足1万人同时在线学习需求。丰富技能培训课程内容,健全平台功能。探索开展培训效用评价体系建设,根据用户反馈情况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更新课程内容,不断提升课程质量。
加强高技能公共实训体系建设。将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成为东莞战略性产业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示范单位。支持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或在莞高校等单位新建3家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逐步形成“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家分基地”的高技能公共实训体系。
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紧密贴合东莞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市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全年选拔并建设50家以上技能项目成果突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个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促进数量规模和工作质量双提升。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和开展技术攻关,“十四五”期间新建的20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力争培养技术技能人才8万人次,赋能高质量发展。
加强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作为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市技师学院作为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新一代电子信息)建设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及实训场所建设,开发培训资源库、培训课程、等级认定题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做精做专5G通信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为东莞市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年培训达2000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占40%。
充分发挥“三项工程”培训平台作用。充分利用5个国家级平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等)、11个省级平台(省级“粤菜师傅”培训示范基地、省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等)、20个市级平台(市级名厨工作室、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等),推动构建布局合理的“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网络,为有需要的个人和单位提供优质培训服务。
评价激励,有效调动个人和单位参训积极性
提供技能等级评价服务。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服务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完成技能培训人员提供技能等级定级和晋级评价,注重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等级。全年新增开发认定5个具有东莞特色的技能培训评价标准,完成包装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坚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全年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企业100家以上,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函且已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85万元的奖补;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获得证书5.7万人次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证书1.9万人次以上,技师、高级技师证书1420人次以上。
提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鼓励各行各业劳动者积极提升技能水平,享受培训补贴,对获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分别可申请初级工1000元、中级工1500元、高级工2000元、技师2500元、高级技师3000元补贴,在东莞市工作期间晋升为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分别可获补贴3000元、2万元。其中对纳入东莞市急需紧缺(工种)目录且高级(三级)以上资格的,补贴标准适当上浮30%。
提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服务。为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提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服务,做好专项职业能力定点考场申报、考务、质量督导等工作,实行逢考必督。全年计划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三大项目,推动17500人次获得相关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东莞市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领取使用指南】
一、领取电子社保卡
参训人员可通过“东莞人社”微信小程序、“东莞社保”微信公众号、“电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等渠道领取电子社保卡:
1.微信搜索“东莞人社”小程序—电子社保卡;
2.微信搜索“东莞社保”公众号—我的社保卡—电子社保卡;
3.微信搜索“电子社保卡”小程序即可。
领取电子社保卡
二、领取培训券
培训券主要用于送达培训信息,告知劳动者学习享受技能培训的各类途径,满足有技能培训需求的员工通过学习提升技能素质。
参训人员进入电子社保卡页面后,通过“全国服务”—“职业培训券”进入职业培训券领取使用页面后,领取职业培训券。其中券模式为“通用券”的,参训人员需在“卡券中心”手动申领培训券;券模式为“定向券”的,参训人员无需在“卡券中心”手动申领,该培训券自动领取并显示在“我的卡券”中。成功领取的培训券在“我的卡券”中显示。
“通用券”的领取
“定向券”的领取
三、使用培训券
参训人员点击职业培训券的“去使用”,实名验证后,把该职业培训券的二维码向培训机构出示,由该券所适用的培训机构进行核验职业培训券的信息。参训人员可在“我的卡券”—“已使用”中查看已使用的培训券信息,在“我的卡券”—“已失效”中查看已失效的培训券信息。
使用培训券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