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四大泰斗?
、名单如下:
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
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关 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林尚扬: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生。江西瑞昌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并建设成功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1987—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主持研究成功并获奖的成果有:“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联合授予的新产品创造二等奖(1965年)。此外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中国焊接最高荣誉奖(2001),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及三等奖(2001)。
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维修工程及表面工程专家。1931年生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任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少将,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热喷涂与堆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主任、徐滨士院士是我国设备维修和表面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国内首次大规模地将等离子弧喷涂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并建立了等离子弧喷涂工艺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获1982年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系统地研究开发了电刷镀设备、镀液和工艺,以镍合金镀层代替槽镀铬镀层,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家重点工程设备和装甲车辆现场修复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高硬度装甲钢低温焊修研究”获1989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采用优质高效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攻克大型舰船等钢结构在海水中的腐蚀和电厂锅炉管道热腐蚀难关,并获1997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关桥:1935年7月2日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53—1959年就读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焊接专业学习。1959年底再度赴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师从焊接结构专家尼古拉耶夫院士,回国后至今,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从事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的工艺和设备研究及焊接力学的应用基础研究。1990年,他当选为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1990—1995),曾任国际焊接学会(IIW)副主席(1992-1995)和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1999)。1994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副主任。
关桥科技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他建立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薄板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方法”的应力研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应用于航空涡喷系列发动机的研制和航天运载火箭的生产,防止了质量隐患,解决了新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先后获航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航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于1995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他在焊接力学和焊接结构完整性研究方面有重要建树。提出了“内拘束度”概念,发展了在焊接局部高温、大温度梯度、大应变梯度特殊条件下的“焊接瞬态热应变云纹测试技术”,用以验证所开发的软件;这项高难度的研究成果,把我国焊接力学研究推进到工艺力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获得航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是我国航空焊接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开拓了我国航空特种焊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新飞行器的研制和工厂技术改造提供了先进技术保证。80年代末,基于国际上材料加工领域中多学科交叉前沿发展态势的分析,提出建立“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1998年,在他的倡导下,又组建了“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表彰他所作出的贡献,先后授予他全国科学大会奖、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航空金奖和光华科技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等多项奖励。
林尚扬: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焊接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2005年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授予的“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2009年7月荣获IIW授予的“巴顿终生成就奖”; 林尚扬院士40多年来—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完成了20余项重大课题,取得多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共获国家及部委奖励11项。60年代主持研究成功4种屈服强度400-600MPa 低合金高强钢埋弧焊及电渣焊焊丝,这些焊丝至今仍在生产中使用;70年代发明水下局部排水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方法,使我国水下焊接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80年代发明了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方法,解决了特厚钢结构焊接的质量与效率的矛盾以及焊接自动化问题;90年代先后完成摩托车自动焊接机群和推土机台车架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研制任务;2001年完成了科技部大功率固体激光焊接与切割技术和生产成套设备的科技攻关项目
上一篇:焊工学的什么?
下一篇:学电焊要不要找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