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团干部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力的青春面貌。青年报·青春上海今起推出“青春上海 奋斗有我”系列青春典型报道,让我们一起向励志的他们学习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3个小时内要完成4道实操题!在近日落幕的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中,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马稼明、谭成密切合作,最终摘得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赛项全国金奖,这也是上海代表队在“振兴杯”赛场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谈及为上海代表队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两位小伙都坦言,这次比赛经历很难忘,“比赛前我们练习到了凌晨2点,辛苦没有白费。”
“比赛考验分工合作,我们分工明确”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是国家级一类大赛,是目前国内办赛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技能水平最强、覆盖范围最广的青年职业技能赛事之一。本届大赛主体赛(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设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车工、电工、铣工等6个竞赛职业(工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行业系统、中央企业的800余名选手参赛。
马稼明、谭成组成的双人团队参加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的比拼。“比赛的题目分为理论题和实操题,理论题主要包括了时政以及阿里云、网络开发等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一共占30%分值;实操题占70%,包括了云网络搭建、云迁移、云部署、云开发四道题目,要在3个小时内完成。”马稼明介绍说,自己和谭成是第一次参加云计算方面的全国竞赛,之前并没有相关的经验,“比赛中有一些新的组件,我们平时工作中用得比较少,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另外,要在3个小时内完成4道题目,对熟练度要求还是很高的”。
29岁的马稼明目前是上海电信互联网部/数字生活部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副经理、一级云计算专家,平时擅长软件开发方面的内容,和他同岁、同部门的谭成是二级云计算专家,也是一名团干部,是上海电信互联网部团委委员,擅长云的网络及搭建部署。“比赛的4道题目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很考验分工合作,而且因为一些工具的限制,两个人做一道题会比较乱,再加上我们擅长的方向也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分工明确,4道题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一人做两道。”谭成说,这样分工后,即便比赛过程中遇到什么难点,也能及时与对方沟通解决,从而保证答题速度。“四道题目我们完成度比较高,有些团队因为熟练度等各种原因没能完成。”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马稼明和谭成顶住压力,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中从98组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全国第3名的优异成绩,摘得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云计算平台与运维)赛项全国金奖。
马稼明
“在保证日常工作同时见缝插针备战”
2016年,从同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毕业后,马稼明进入上海电信工作,凭借执着钻研的毅力,短短几年,就从一名普通的非科班程序员成长为上海电信云计算一级专家、技术创新带头人。作为部门负责人之一,马稼明的日常工作是非常忙碌的。而确定与谭成“组队”参加“振兴杯”比赛后,如何挤出时间一起复习训练就成为两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是2017年加入上海电信的,本科是上海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现在在日常工作之余还在读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程管理硕士,所以只能见缝插针找我们两个人都有空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复习。”谭成透露,临赛之前,他们甚至练习到凌晨2点。
“我认为准备是非常重要的。”马稼明坦言,比赛前,他认真学习了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并且认真练习了相应的技能,这让他在比赛中更加自信,并且更加流畅地进行操作,“同时,团队合作也非常关键,我和谭成密切合作,在比赛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最终比较好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对于比赛取得的好成绩,马稼明和谭成都挺满意,但两人都认为,通过比赛收获的技能提升以及与其他参赛选手之间的切磋交流更加宝贵。“我认为比赛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在比赛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这些不足来学习和提高,这让我更加自信和有信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马稼明说,这次比赛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让自己更好地了解了云计算、锻炼了技能。
谭成也坦言,通过比赛内容的实践,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云计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法,“未来传统应用都会逐步向云应用方式提供转变,新技术是需要创新的,同时追求开源、敬业精神也是需要传承的,这次比赛会激励我今后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为公司在云技术上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谭成
“秉持匠心,勇当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作为90后程序设计员,马稼明和谭成都在用自己的努力秉持匠心,勇当数字化转型排头兵。2019年,由马稼明领军的“极客力量”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网罗了谭成、花煜等10多名青年技术骨干,致力于发挥技术自研创新优势,专注ABCI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在2022年第二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中,工作室成员作为幕后技术团队,团结协作、完美配合,利用GPS、5G等多种科技通信手段,以数据中台的形式汇聚处理赛事整体数据,成功实现了瞬时速度、分段排名、速度排名等多维度数据的实时提供,助力赛事圆满举办,团队能力也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
马稼明介绍说,工作室通过互助式学习沙龙,打造青年成长平台,目前已累计在云计算、大数据方向培养了5名骨干核心人才。工作室成员在元宇宙、数字人、AI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领域形成了学习成果,斩获ISG总决赛银奖、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工种团体优胜奖等奖项。
虽然年纪轻轻就已成为技术创新带头人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马稼明一直求知若渴,专啃技术自研的“硬骨头”。平时工作中,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放着各种软件著作和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料,当和同事、客户讨论技术问题时,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点并与同事联手解决。去年疫情期间,为落实市教委“停课不停学”教学支撑要求,工作室成员昼夜兼程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接采集在线教学平台的课程数据,累计安全护航93万学生用户数据传输,使老师、学校准确掌握急需的一手教学情况数据。
紧跟上海市数字化转型步伐,如何拓展“智慧助老”,让老人共享“数字生活”甚至成为科技时尚的“弄潮儿”,也一直是“极客力量”成员们思考探索的内容。在上海电信全场景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他们致力上海电信“魔都在线”服务平台开发,实现云宽带随开随选,为老人提供更加方便绿色的用网环境;在公用电话亭改造为“助老、助残、助民”为核心的“数字安全岛”项目中,马稼明带领团队对各种光线环境下的人脸图片模拟采集,一遍遍调测修改参数优化模型,解决公话亭信息大屏中复杂应用结构光摄像头兼容性问题;谭成则牵头负责设计及部署数字公话亭项目云上高可用架构,助力大屏应用切换速度提升,使得老人可以更快通过“一键叫车”刷脸呼叫出租车,按下“一键助老”立刻就能享受各种贴心服务。“我们将不断创新,从老年用户需求出发,探索把更多更接地气的应用集成在这一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打造新时代的上海‘城市名片’。”马稼明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图
编辑:张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