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同侄子去昆明阳光心霖儿童公社学习英语的经历下,对于“双减政策”下,昆明校外培训机构有了一些思考,之于何去何从?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减负,有更多自由空间,家长轻松不焦虑,让教育回归原来的属性。
辅导班里的焦虑现象
首先,好的一些大型辅导班,由于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只能采取排号的方式,记得和其他家长交流,至少提前一学年来排队,否则就进不去,有的甚至提前一年,两年来排号,就像饥饿营销一般,很多朋友被周围的人推着往前走。
其次,在“内卷”之下,很多家长朋友看到其孩子同班同学都在上辅导班之时,不禁也会心有所想,同时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玩伴的需求,也会央求去上辅导班,大家各怀目的,不得不去。
再次,在很多辅导班里会出现很多的规定,不管是为了孩子好还是对于成绩的负责,最终会转嫁到要求家长身上,例如多少天的陪伴上课,检查作业,完成课外的活动等等,这对于压力巨大的家长来说,无疑更是负担。
最后,很多辅导班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本来学习应该是激发兴趣的过程,然而由于天天只面对书本和成绩,必然会导致孩子其他方面的劣势,最终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对于其之后的学习过程不利。
而且在不少的培训机构旁边,衍生出了很多的商场和消费地方,在孩子辛苦学习之后,一般都会犒赏一番,又或者中午补课紧急,也会在外解决一餐,总之,这种匆忙之举,亦或是不当的消费模式,之于孩子也是不利的。据很多家长反应,很多周围的超市,餐厅等就是靠辅导班撑起来的。
“双减政策”下,对于昆明课外辅导班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辅导班影响最大,直接定义为非盈利机构,那么其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怎么处理学费问题,要想生存下去,必然要有所收入,那么,处理好盈利和非盈利之间的关系,怎么剥离出自己的模式十分重要。
有的教培机构,直接关闭义务阶段补课的课程,转为高中,大学,职业课程,这种方式是无奈之举,市面上存在这么多存量,新进入那么多,没有那么多的人,必然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此方法不可取。
在这个过度阶段,一些教培机构取消检查作业这项任务,在课堂上也不是以补习为目标,而是再创新学习,那么这是否符合规定呢,也许兴趣班是一个突破吧?
去年,由于特殊原因,线上教育特别火爆,让很多人看到有利可图,纷纷进入,市面上培训机构也是良莠不齐,如今政策一出,不仅仅是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关门,甚至跑路,而且还出现了退租潮,家长,老师,机构都在观望,虽然觉得很突然,但也是阵痛期。那么,你觉得双减之下,会让家长的压力更小么?
上一篇:云南省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
下一篇:云南初级会计职称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