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需而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能言传身教、有的放矢,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质,从一言一行入手,甚至从一颦一笑做起,规范自己的方方面面,给学生以正面的正确的示范教育。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能安心于教育,也不能在教育教学上勤奋工作,师道言行不够端正,思想认识不清,混同于一般的社会人士,对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相关知识储备不多,对新事物、新理论认知欠缺,自己的教学方法理念又跟不上步伐,因而提升教师素质势在必行,这次,全省开展这项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目的也在于此。经过前一时期的师德培训考试,教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思想行为有了新的飞跃。师德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在学校中、社会上无处不在的东西。师德的直接反映就是教学,课内课外对学生的教育、对问题的认识,发现和认识学生行为习惯的能力、正确指导和纠正学生不良品德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能力,无一不与教师自身道德水准相联系,“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谁都懂,关键是要保证上梁不歪。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烟”不离口,又如何去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的人呢?国家的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下一代的希望在教师身上,教师担负的是未来国家命运走向的责任,因此师德亦无小事,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不良发展,教师要学在先,范在先,以百分的努力才可能给学生十分的收获,师德的学习就告诉我们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为者,学识、品德,不为者,劣迹、粗弊。
经过了几次集中培训,接受了两次讲座,许多教师澄清了不少先前模糊的认识,明白了存在的问题,懂得了如何去改进,了解了一些新的规范和要求,更重要的是有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动力,化接受信息为寻求提高。如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大都只注重了班级化的整体教育,而忽视了个别教育的细节,经过学习,懂得了要从几方面来对待:1、要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2、公正的前提是要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这样,不同的学生在接受了相应的教育之后,必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师德教育中将敬业精神提到一定的高度,并将传统的师德要求和现代的社会化需求也作了调整,让大家明白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多的规范,以及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一些相应的权利,传统教师只有奉献没有回报的观念得到了更正,使教师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虽然师德培训只是这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其中一项,但可以想见今后教师的学习也同样将朝着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的方向迈进,展望未来,我们民族的教育希望就在于提高现在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了教师良好的人文修养、学识水平和教学素养,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道不立不行,人不学不知,学不可以已,师者,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
(时20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