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培训队伍建设
培训者原来均为进修学校教师,现调整为进修学校专业教师,县教研室教研员、市县学科带头人、各学校校长、省市教育学院教科所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等,保证了培训者的素质,提升了培训的档次。同时加强了培训的组织管理,我们明确中小学校长是各校教师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兼职教研员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实施人,所有教师培训工作均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这些措施保证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充实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内容的构建和更新
在完成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之下,紧扣教师的教学实际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我市组织了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优质课”送课下乡活动。紧扣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选择好培训内容是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培训内容是师资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内容构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培训的实效。但是,传统的师资培训内容由于知识载体与传播手段落后,传授途径单一,传授速度慢,周期长、范围窄等原因而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整个师资培训整体上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师资培训的内容需要更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理念,增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并具有时代感的新内容,把文本资源、网络资源、个体资源以及在教学互动中产生的资源融为一体,体现培训内容的群众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同构建包括知识课程、情意课程、活动课程和自我发展课程的完整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创设具有个人特色的课程表,使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培训内容既体现先进性、理论性的要求,又突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拓展培训模式
1、校外集中培训。如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全部集中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
送教下乡。如新课程示范课,组织中小学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双休日到各乡、校进行现场示范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性培训”与“操作性培训”相脱节的问题。
2、校本培训。通过县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和兼职教研员,以校为单位,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将“点”上的培训扩大到“面”上的培训。
3、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在充分调研、确立专题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题的特点,认真研究选择最佳的培训模式,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彻底改变了培训形式单一化的现状,且充分利用了网络教育资源,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教师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了培训的实效。
总之,培训中以紧扣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际,选择好培训内容是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加强培训组织管理,改革培训模式等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以争取领导支持,提升培训教师的思想认识,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的有效途径。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小教师培训的路还很长,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实践中探索和革新,以取得更佳的培训效果。
上一篇:党校在职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