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支德能兼修,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教师队伍,为打造“学在”教育品牌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创新教师终身学习进修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整体提高,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目标任务
1.强化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五年内全县教师每人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
2.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
3.加强中小学教师学科培训,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培训项目,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
4.深化校地合作,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学校干部、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
5.完善县、校两级培训网络,健全“县级名师-校级骨干-校本研修”三级培训机制,加强县级培训者队伍和县级培训基地建设,扎实开展校本培训。
6.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推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改革,提升培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主要培训项目
(一)教师全员培训
以师德教育为首,以教师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升为本,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全县中小学教师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任务。
(二)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
1.健全完善幼儿园教师“三级培训”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园校互助行动”,加强县域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县级培训师队伍作用,立足县情、园情,做实县级幼儿教师全员培训。
2.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外出参培,促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保教保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打造敬业、乐业、专业的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三)骨干教师培训
1.继续推进“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加大现有29位省级骨干教师、38位市级骨干教师、236位县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明确骨干教师发展方向,拓宽骨干教师发挥作用的平台,努力打造师德师风好、发展潜力大、教育理念新、创新能力强,扎根教学一线的专家型骨干教师队伍。
2.启动实施第三批市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围绕综合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提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跟岗培训相结合,完成第三批市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认定。
(四)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培训
1.按照市教体局和市教科所统一安排部署,完成上级下达的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培训任务。
2.加大与知名学校、权威培训机构和省市教研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开展针对性强、层次更高、效果更好的学科培训,转变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五)新教师培训
实施1年一个周期120学时的新教师培训,帮助新教师了解并认同职业环境,坚定职业信念,形成职业规范;解决入职初期的心理准备、精神准备及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准备;初步形成学生管理、班级管理、课程实施和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现行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六)中小学班主任和中小学校长培训
着眼新时期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加强与权威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远程培训和送培方式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中小学校长培训。关注校长的人文情怀、教育学养和管理素养,打造专家型校长团队,实现“专家治校”。关注班主任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七)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2016—2017年,分两年完成全县学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通过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竞赛活动等,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制作PPT课件的能力,培养一批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教师。
(八)学历学位提升培训
鼓励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加本科学历进修,鼓励高中阶段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进修,提高义教阶段教师本科学历、高中阶段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加强师干培训工作领导,把培训工作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明确教师培训学习责任制,实现培训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二)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推进中小学培训学分制管理改革,将教师培训工作与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教师培训培养工作纳入学校综合考核、校长绩效考核和学校评优目标体系。教师培训学习和专业发展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注册、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宣传,开展问题研讨和经验交流,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三)加大投入,落实经费
落实经费预算,确保全县各校师训专项经费预算不低于当年公用经费的5%。强化培训经费审计和绩效评估,确保培训经费支有所据、用有所获。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主管局、学校、个人共担机制,加强培训经费管理,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整合资源,建强基地
积极推进教师进修校、电大分校、教研室、技装站等机构的功能建设,强化培训资源整合,提升培训合力,努力构建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校和权威培训机构,下联中小学校的县级教师培训中心和学习资源中心。充分发挥“智慧教育”信息化平台作用,与国家、省、市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用好远程培训优质资源,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现代化。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问题导向,依托校本,提高培训实效。
上一篇:幼师培训要学多久,花多少钱?
下一篇:幼儿培训市场的发展方式?